家里的一台老洗衣机坏了,妈找人维修,维修人员上门一看:您这洗衣机已经过保了吧。妈答道:是啊,我也想不起来啥时买的了。我突然想起来,也许那台洗衣机静静的在那个位置待了五年,甚至十年,默默为我们洗了上千次衣服,一如头上已经有银发的母亲一样,默默为家庭操劳了几十年。如果不是出现问题,我们很可能意识不到洗衣机的存在,正如我们意识不到父母正在悄悄的衰老一样。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强壮有力,母亲温柔能干。直到我大四那一年,他们接我回家,提着很重的行李袋去车站,我在前面健步如飞,没有意识到父母虽然加快了脚步,但是已经有点跟不上我的步伐了。直到母亲说了一句:儿子慢一点,妈妈有点累了。那一刻,我才突然发现,银发和皱纹悄悄的爬上了母亲的脸庞,她的步履变得有些缓慢,父亲挺拔的身姿也有点佝偻了。
后来,我走向工作,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礼拜一到礼拜五要过很久的感觉了。时间仿佛按下了快进按钮,周一刚过,周五就来。我恋爱,结婚,蜜月期没过多久,老婆怀孕,还有15周我们家就迎来了新的生命。那时我的外婆95岁,我的宝宝1岁。我被时间推动着完成了多重身份的转变,我是孙子,也是儿子,是丈夫,也是爸爸。
毕业后的这几年,时间和上学时完全不一样。我有个工作两年的朋友回去读研时和我说:天呐,我发现我和那帮一直读书的同学感觉真不一样,他们感觉时间很多,每天时间过的很慢,恨不得一瞬间就毕业去社会上工作挣钱;我感觉时间特别紧张,每天过的嗖嗖的,这是我这辈子唯一可以全心学习的时间了,我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
网上有人把这种现象总结道:出生到上学前,日子是一天一天的过,每天都想着玩不重复的东西,一年拆成了365天,时间就好像用不完一样;而从小学到高中,日子被拆成了七天:从星期一到星期日不断重复,骤然间缩了358天,感觉时间开始不够用了;大学的日子被分为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过,听着就开始心慌,一个学期过了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一样;毕业后工作,日子已经开始用年计算了,也许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才会感叹:原来一年又过去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时空扭曲的现象呢?叔本华这样解释到:在直接评估我们对岁月流逝的心理感觉时,一年的感觉长短与这一年除以我们年龄所得的商数大小成反比。例如,如果一年构成了我们岁数的五分之一,那么,与一年只是我们岁数的五十分之一的时候相比,这一年就好像漫长了十倍。所以五岁那年,我觉得一年好长,因为它是我们生命的五分之一;五十岁那年,我们觉得一年好快,因为那只是我们生命的五十分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五岁那年,我们保有着最质朴的真心和对于世界极大的好奇。我们每天都在接收着新的信息,探索着新的世界,我们会好奇,我们是怎么来的,天为什么会黑。而越长大,我们会停止探索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我们只关心这个月绩效多少,房贷多少。当我们停止对世界的探索时,我们就按下了生命的快进键,因为每一天都是昨天的重复,十年如一日。
要解决时间扭曲的问题,我们要尽可能的每天学习一点新知识。我们必须走出舒适区,尽可能走到“学习区”甚至是“恐慌区”。我们看到有些老年人退休了之后,学习健身、书法,出去环游世界,他们的生命焕发了第二春,因为每一天都在接触新事物,探索新世界,生命获得了极大的延展。对于我们上班族也一样,虽然每天的工作内容可能有重复,但是我们可以主动学习新技能,将原来工作做的更好。舒适区是时空黑洞,会不断加速消耗,吞噬我们的时间,我们要有意识的去更新自己,才能对抗时间扭曲力,延长自己的主观生命。
最后用我很喜欢的《Time》歌词作为结尾,我们努力的奔跑,让我爱的人过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