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意志:疯狂——第一印象!
张宏伟老师,我了解的小数牛人里没有他。哈哈,我是井底之蛙,躲在建华的舒适窝里自得其乐,哪知道一百度,张宏伟老师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单就“小数的意义”一课来看,唯有膜拜,更觉惭愧。我自己所在的学校提出人生中心教育的命题已有六年之久,但是以人生为中心构建的小学人生奠基课程也才完成基本框架,距离张老师全景教育的实践探索还有好大一段距离。
或许是第一天的缘故吧,记录张老师的听课笔记是最全面的一篇。听课过程让我想起小学语文圈子里有名的窦疯子——窦桂梅校长,同样激情澎湃,有深度有高度有智慧的教育界大腕儿。
张老师的课乍一听,感觉相声新星转行做教育了。且看这张照片,明明一个浓眉大眼的帅大叔非要作出一派逗哏的脸,所以,全程基本选择低头记录,省的抬头看后一走神啥也没记住。
张老师上的课是圈菜园,脑洞较大的第一环节一下子就出现了:1.靠墙就是三面用篱笆,不靠墙就用四面用;2.如果靠墙角围只两面用篱笆;3.如果靠三面墙只围一条篱笆;4-1.四面墙如果有一面墙不是直的,还要围;4-2.篱笆16米,长度不够,不可能有四面墙;4-3.有一面墙倒了呢?4-4.墙太大了,用16米在里面围;4-5.墙太小了,在外面围,把四面墙包里面......安静记录的我心里想着这是一位怎样任性的老师啊,只管说得出、说明白的各种想象,不知道“靠墙不靠墙是从数学的角度追问吗?我觉得有点不正常。”这样的调侃是让脑洞再大一些呢,还是更大一些呢?正如他所言,只有让学生胡思乱想,才有奇思妙想;只有让学生胡作非为,才能有所作为。总之,他是这次研讨会上最想见面聊天的老师,可惜,没有对话的基础,张老师根本不给机会。
如此众多的围法,只好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了。哈哈,初中数学学习,太多需要分类讨论了,孩子们跟着张老师早早熟悉。张老师的课逻辑性非常强,特别和用幕布记录的习惯。整理两个片段品一品张老师和其他男老师,主要是男特级老师差不多的优点。
一、不靠墙的情况。分三个层次进行:首先理解16米是指围成图形所用的篱笆总长;其次搞清楚围成的菜园分为几大类;第三明白不靠墙围成的方形各是哪些。张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有点像,只要你想要,我绝不藏着掖着的感觉。比如,第二个层次,在得到菜园分为长方形、正方形之后,张老师抛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谁分的不一样?“,梯形、平行四边形、方形的角是圆角的还是直角的?三个直角一个锐角?明明是自己惹来的祸,偏偏还要发出这样的警示语,可以胡思乱想但是要有根有据,不过敢于想有勇气。张老师对关键性问题的引导非常细致。比如,第三个层次,围成的是正方形的情况,生1:16/4=4米。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生2: 16/2=8米,赶紧追问,8米是干什么?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 一加一减是什么意思?下面该怎样想? 生3:需要和是8米,先凑7和1,然后是6和2,5和3。关键时刻,再次出手,猜一猜,为什么不继续往下来? 再次引导学生理解一加一减和不变。强化认知,继续问8是谁? 得到每个长方形的面积,老大哥是正方形。在这个片段里,能看到男特级教师的两大共性优点,欲擒故纵、守株待兔的布局者心态;攻克难关不惜重金、不怕重复的小强作风。
二、一面靠墙的情况。直接讨论:可能出现长几宽几?张氏语言也是独树一帜,比如,他提出做数学是要讲究思路的。思是思路是路,确定每一步要干什么。于是,有序思维就产生了。从1开始,宽是1,长是16-(1+1)=14;宽是2,长是16-(2+2)=12;宽是3,长是16-(3+3)=10;宽是4,长是16-(4+4)=8;宽是5,长是16-(5+5)=6;......思考到几就不行了?学生特别懂张老师要什么,且看下面的答案:把墙的长度加起来?万一墙很长;墙是在不停的变?有一堵墙,篱笆是节省的,加上的话就是不靠墙的了。如果墙仅仅是1米的话?特例,想一想墙是几米是就不算了?这样的问题还是要回到具体的数据例举,感觉此时课堂上的张老师似乎有点赶时间的节奏。问题出的有点早哦。这个片段能看到的共性优点,习惯的说法一定要想办法突破,总之把习惯的转个向新鲜程度增一倍;节点处必须设问,开放程度由时间来决定。
特别申明,所谓男特级教师的共性优点纯属个人调侃,如有冒犯请自动略过。
聊一下张老师的讲座,地球留住人类的是地心力。每一个观点都像土豆烧牛肉一般接地气,比如,让学习融合更多的欲望?把活动装进孩子的饿胃饥肠。把重复、机械、练习转化为发现、猎奇、挑战。让每一个孩子都变成戏精。我怎么样,学生便怎么样,学习便怎么样。想起和慧贤老师的交谈,她同样很关心我做的事情是否挑起了学生的胃口。智者对问题的把握总是惊人的相似,难怪那些向上爬坡的年轻人总是会在沟沟坎坎的拐弯处出现偏离轨道的现象,成长是有代价的,见识是需要经验累积的。
说实话,讲座我算是白听了,没听出全景数学重建到底是怎么回事?管它是怎么回事呢,只要搞懂我自己的方向就行了。有点累,成天受人折腾很辛苦了,自己就放过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