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之前看混沌研习社-冯卫东讲的关于定位理论的一个案例中提到,甘其食包子因涨价5毛钱,销量大幅下降不得不重新回到原价,
也就是说这一次涨价是失败了,冯卫东用定位理论解释了其中的一个原因,他认为1.5元一个的包子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了
心智,尽管只涨价5毛钱,但是消费者往往是不可接受的,再加上甘其食包子的可替代性很大,他并没有做成真正的品牌。
今天看《经济学原理》讲到“弹性”这个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包子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价格的提升,会很大的影响销量。
也可以理解为甘其食包子是富有弹性的,价格的上涨可以让消费者找到替代品,他可以买油条煎饼,也可以买其他牌子的
包子,所以定价真正切切是一门科学。
提高某种物品的价格往往会使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寻找其他替代品或干脆不用,从而有减少销售量的影响。对每一种产品而言,这种敏感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诀窍是找出实现利润增量和销售量之间每种理想交替关系的一点。
2、之前看《穷查理宝典》芒格讲过这么一个例子,如果他是一个纺织厂的厂长,他不会急着去升级更好的生产设备,原因是升级设备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但又不一定能赚回来。但是一只不太理解他说这话的意思,按照道理升级了更好的设备,布的产量提升了,质量也提升了,那销量也就提升了,为什么不去升级。今天看了《经济学原理》也提到一个案例,就是农民该不该使用新型的杂交水稻去种植,最后的结论是不应该。当然作者是站在整个社会的供求关系里去考虑问题的,并没有把销售的概念考虑进去。作者提到,小麦的需求量一般是固定的,那使用杂件水稻所带来的产量提升,比如会导致价格的下降。那销售额=销量*价格,如果价格的下降幅度比较大,那么最后的总营收有可能是下降的。所以在回答芒格这个案例,我大概了解他的想法,一方面升级设备需要很多的资金,一方面市场对于布的需要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贸然升级设备,带来的可能不仅是销售额的下降,还会让自己陷入资金的困境。总的角度是站在供求关系来看,当然如果产品供不应求,扩大厂房也无可厚非,所以保守有保守的好处,激进有激进的好处,但一定要分析清楚形式然后再做决策,不可盲目乐观。
MIT商学院院长斯隆:要么成本领先,要么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