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高中同学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仔细想想我们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见面了吧。
其实,我们虽然是同学,但不止是同学,总觉得我们的感情超过了同学情,但是我又不愿意称作朋友,因为我对“朋友”这个词语的界定还有一些模糊。
高中的时候,我是以插班生的身份进班的,和同学们的相处少了一年,感情自然可能淡一些。甚至因为高二分文理班的原因,她们说到某些名字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但是在这个班里又好几位慢慢熟悉起来,相处特别愉快的同学,虽然平时联系不多,心理上却从未疏远。
当时班里有几位从别的县城来我们县里求学的同学,很奇怪,我很快和她们打成一片,甚至班里有同学以为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地方的。到高中毕业、到大学毕业、到我们参加工作,再到我们都结婚生了孩子,我们之间都没有疏远和陌生。
车门一开,先钻出来几个小朋友,一下车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聊起天来。这几个小朋友有的我之前见过,有的是第一次见面,但根据长相就可以判断是谁家的孩子了。
我的心情和这几个小朋友一样激动,但是在看到两张熟悉的面孔之后瞬间平静下来了。
昨天她们说要来做客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一点紧张,总害怕自己招待不周。刚开始决定带着她们去楼下的饭店里吃饭,但心里总觉得不舒服。早上醒来的一瞬间决定在家里做饭,做了这样的决定之后反而释然了很多。于是简单的收拾了家里之后,匆忙去了超市,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要做什么菜,一边掰着手指头合计自己是否都买全了。提了足足两个大袋子回家之后,我终于觉得有底了。
紧接着大人小孩拎着她们带的礼品浩浩荡荡地进了家门。
同学中的其中一人是个很麻利的人,进门安顿好孩子之后撸起袖子就开始切菜了。我瞬间觉得自己变成了打下手的,一阵锅碗瓢盆的碰撞之后,热乎乎的饭菜上了桌子,看着小朋友们大口大口地吃着,我的心便放回了肚子里。
吃完饭后,另一个同学抢着把锅碗清洗了。小朋友们都去看电视了,我们便磕着瓜子,吃着葡萄聊起了天。
我们不再聊什么梦想和人生,每个话题都围绕着孩子。这个午后和每一个午后一样平常,我们依旧在过着平常的日子;这个午后又和每一个午后都不一样,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平淡却不随意。
我不知道自己想了些什么,但是真的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她们说:“你想的太多了,反而不自在了,不要想那么多!”看着她俩脸上挂着的自然而然的幸福感,我就这样意识到了自己不愉快的根源。
时间过得那么快,都觉得好多话都没有说,她们便要告别回家了。看着在一旁蹦蹦跳跳的孩子,想着她们还得驾车回家,我知道不能在挽留了。
送她们出门的时候,我们都站在电梯里面,看着一张张红扑扑的、稚嫩的小脸蛋,我突然想起我们高中时的样子,那个时候都没有想到若干年后,我们会带着孩子这样见面。真不知道,如果当时我们看着现在的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我站在大门口,看着她们驱车离去。虽然是在有些凄冷的秋天,但我第一次没有觉得离别让人伤感,我知道我们会再见面,我也知道再见面时我们一定会遇到更好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