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初中的儿子开始住校生活,每周末回来一次,跟我们相聚两天。从才住校的头几周,每周离开时恋恋不舍的眼泪到一学期结束后,他貌似已完全适应了住校的生活。不再提出要走读,离开时也不再面带忧伤。我和孩子他爸好像也随着我们每周一次持续的分开,逐渐地习惯了”空巢父母“的状态。平时的生活看似更加轻松愉快,每周一次远香近臭的相聚彷佛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亲子关系。但我还是隐隐约约地总觉得哪里没对,总觉得我们的亲子关系,好像欠缺了些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容。
每周末儿子回来,我总能看到他言行和生活中一些,让我觉得急需改善、令我不能接受的地方。如:起床后不叠被子、一眼望去凌乱的房间、吃过早饭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开始玩游戏、很少和我们一起走家务、跟我们说话的方式不是玩世不恭便是敷衍应付、遇到突发事件时很容易情绪失控或是暴躁冲动、凡事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总是把责任推脱给外界或他人......虽然毫无疑问地,儿子身上也有不少优点:学习主动、比较独立、思维活跃、喜欢创新......但可能由于自己个性、情商和生活中低能的原因,自小到大都在人际和工作中受挫,我不想儿子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将来面临诸多挫折和走更多的弯路。但在他小学时我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和没有以身作则地在生活中示范和指导他,等我如今发现这个问题有点不妙时,他已进入青春期且开始了住读生涯。对他的引导和示范对我而言,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每周相聚一次的儿子,总觉得他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让我想要指引他走向我认为正确的人生方向,却又总是不知如何影响他前进的步伐。
曾学习过一段时间海文颖老师的《接纳力》,对海老师说过的那句:“父母的接纳力,成就孩子的幸福力。”记忆犹新。但在儿子童年时代,我没能给他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致使他的内心一直充满压力而缺乏安全感,习惯自我攻击或是对外攻击就是他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而蔡颖卿老师在《妈妈是最初的老师》里也说过,“ 父母的职责是:孩子小的时候帮他们扎根。孩子大了给他们翅膀。” 但是很惭愧,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我都没有帮他在生活和学习上扎过根,对他的未来也无比茫然,不知该如何给他一双找到自己世界的翅膀! 有不少教育专家曾建议过,不赞成孩子在初中时就开始住校,这个年龄的孩子更应该跟父母在一起,在家庭而非学校形成人生初步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此,我确实比较纠结和困惑。一方面想锻炼儿子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看着他在生活和个人习惯上需要提升的地方,又忍不住地想要每天跟他在一起,一点一滴地引导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跟我住同一个小区、儿子也在读初一的朋友跟我说,她和老公打算把现在小区的房子卖掉,在她儿子学校门口去租房子住。对她的决定我很震惊,也非常敬佩她对孩子的全心付出。从一开始,她就坚定地决不让儿子住读。她的理由是,“每天跟孩子在一起,可以随时关注到孩子的需求与成长。”而我,一直是非常自我的一个人。从儿子出生到这个月即将迎来的13岁,我基本都在为自己而活。忙碌自己的工作、焦虑自己的前途、操心自己的收入、痛惜自己的自卑。母亲的角色和职责,则很少顾及,甚至只当任务。所以,儿子如今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尽如人意,以及在学校里的表现跟朋友儿子的优秀和担当之间的差异,无疑是我们两人作为母亲所投入的心血、时间与精力的差异!
暮然发现,养育孩子其实跟培育一粒种子是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在哪里播种施肥,就在哪里开花结果!我抱怨儿子阅读太少,但我已经很久没有跟他一起,在家里特定的角落和时间一起读过书。我哀叹儿子放弃了他曾经最喜欢的写作,可我答应给他留言或写信的承诺,一直没能实现,甚至连【简书】和{正念写作}的每日打卡,也总是无法坚持下去。我指责儿子总是脆弱、敏感、容易暴躁,但我的情绪也总是不那么稳定,为人处世上也总是欠缺很多成熟。确实,妈妈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我首先,就不是一个合格和称职的老师!
归根结底,我想要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其实我想培育出,我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的孩子。孩子,就是我们父母的镜子。我们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此前,我一直以为我选择正念修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此刻才忽然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培育出我想要的孩子的真正原因,因为只有我先成为这样,才能培育出同样的孩子!我想要开始改变,为了我的儿子。我更想要留他在身边,用每日潜移默化的言行与改变,去影响和引导他,成为我们一起努力的、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