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诗词鉴赏,不同人各有理解,看法不同,但随着文学素养加深,文字功底的提高,即使同一个人诗词鉴赏的眼光也会随之改变。笔者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首先说格律,有看法认为格律应服从于抒情写意,以情意取优。理由是许多古代名作,并没有遵守格律,天马行空跳出了束缚,却成为影响至今、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崔颢的《黄鹤楼》重字很多且颔联对仗不工整,毛主席的《长征》,中间联韵脚并没有局限于同一韵部而押的邻韵,王力在《诗词格律》一书中也说除首联外“其他韵脚用邻韵也是可以的”。但是,今天写格律的作者在文学上的地位、成就与上述几位能否相比,如果地位超过了,那么自然可以指点江山,信马由缰,如果地位没有超过,还是老老实实的遵守规则制定者的要求为好。所以,为格律而格律破坏意境说可以休矣,不妨省下无谓的争论时间去加深自身修为。因为符合格律且又优美的词句就在前方不远处等着你,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勤加修炼自然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笔者认为,好的诗句符合格律是必须的,因为诗不仅仅要有涵意美,而且还要有格律带来朗朗上口的音律美。其次,结构上需要紧凑,有起承转合,这样才不是一马平川一意到底。
转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情转、意转、景转、物转等等。转句精彩,才能引人入胜,有耳目一新之感,作品才会显得生动耐读,但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在这方面老师很多,这个老师需要自己去发现,而不是现成的,在现有瀚如烟海的著作中领悟揣摩,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收获,写作水平也就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果不去领悟不去揣摩,那么将永远在原地踏步,陶醉于自我,满足于现状自我欣赏中。当然,要把起承转合的概念理解透彻,这样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理解这种手法及含义。
一首好的诗作字数虽寥却包罗万象,表达出景情等诸多意象,这很不容易,没有长时间的生活积累、学识积累与写作积累是做不到的。比如说由景及情,情景交融,由情达意这个过程,用到了许多修辞手法与写作手法。赋比兴就是写作手法,比喻拟人就是修辞手法。如何把这些技巧恰当地融入到诗作中,这就是功力。且看一首我自己的诗:
雪覆陌上夜独行
凌晨雪野光昏暗,瀚海仿如茫置身。但有车痕延指路,犹还可辨助宁神。
这是一首写实多于写情写意的七绝,“凌晨雪野光昏暗”交代了时间为凌晨,地点为雪野及周围的环境。第一句为起句,写了天还没有亮,光线昏暗,且在雪野中。承句写了四周茫茫一片,用比喻修辞好像置身于浩瀚大海中,雾烟笼罩四野,恍惚中方向难辨,如果稍不留神方向盘稍稍偏转,就会冲出公路,坠入路旁道沟深雪中出不来,路面覆雪全是白的,与周围田野的白色一样,很容易误判,这就要睁大眼睛,丝毫不敢有一点懈怠。第三句一转,“但有车痕延指路”幸好有和我一样早起的趁夜行人比我更勤劳,在我之前早早出门已压出车辙。刚下完雪,车撒也都是白的很光滑,如果不仔细辨认,几乎就看不出来,因此前行小心翼翼且龟速。很多内容,我转句只写出了“但有车痕延指路“的一小方面,文字的表达能力尚浅,并没有写出全部意境,因此虽做到了“转”却并不完全与完美。
第四句合句,曾经看过很多资料,有说是对起句的呼应,也有说是对全篇的总结,无论哪种说法,对整首诗篇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使之整体结构紧凑。合句也就是结句不仅仅只是一个孤立的句子,可有可无的鸡肋,“犹还可辨助宁神”虽没有呼应起句,但似乎是对全篇心境的一次概括,且顺承转句一脉接下来。因为雪厚路滑,周围如同大海般茫茫一片,夜色昏沉,需要打起万分精神,紧盯着前面的车撒,小心翼翼地行驶,正是有了稍微能辨认的车撒,才让紧张的情绪稍微平复,才能帮助慌乱的心神有了片刻的宁静。
全诗严守格律,有拗救中的本句自救,没有用到对句自救及鲤鱼翻波格。符合格律是一首好诗前提,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由于作者在文坛上地位不高,所以没有跳出格律的资格。这首诗的结构框架基本完整紧凑,描绘出了陌上夜行的画面。画家用精湛的技艺描绘出细腻、传神、灵动的画作。同样,文人用文字描述与画作同样的美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准确的描绘出了当时车行就像在汪洋大海中舟行的感觉。全诗写实,缺少写情与写意,这恐怕是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