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个阶段就像一条步道,我们被莫名其妙的力量引导而置身其中——越年少时能做的选择越少,然而,在这少之又少的机会中,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决定了人生往哪一条路径走。时光推着我们向前,一条又一条的路径,行走其间之时决定这就是一切,时间缓慢,仿佛进入不见出口的回圈之中流转。
悲离沉重,欢合生动,不知不觉,我们走了很多路,途径很多桥,再回首,往日的遍体鳞伤不再如砒霜一般难以下咽,往日光辉事迹也在漫长的时光中暗淡色彩,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每个成年人心中,仍存的那个少年。
什么是苦?做不完的作业?每日被父母耳提面命询问作业是否已经做完,苦?还是永远有做不完的家务活,苦?抑或是,突逢亲人离世,寄人篱下又被赶出来,苦?
大部分人的人生都苦,但难得的是,有多少人,在苦中作乐,将“苦”,演绎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舞台。
《陪我散步吧》这篇散文,对“苦”有着很好的诠释。
她陈列了四条步道:
一、当一个缪斯上年在荒街上沉思
十五岁,收到高中通知书,彼时经历着丧父之痛,妈妈给予自己全然的信任,所有的事情全部经由自己一应打点。既骄傲又心痛。用作者的话说,“如今想来确实有点甜又有点痛,甜的是,年少时对未来一无所知,故拥有无限辽阔的想象空间足以让梦想着床,而如果梦想是灵魂的守护兽,我的小兽那么早现身陪主人历险;痛的是,丧父之恸未愈又要离开家人,那时从骨上削肉的痛哭,十五岁孩子必须自己剔肉剔骨,朝向第二度诞生。”
聂鲁达在一首诗里说:失去你眼睑光芒的指引,我在黑夜迷了路,在夜色环抱之中,我再次诞生,主宰自己的黑暗。
这首诗,真切地再现了那个瘦小的乡下小女孩孤苦无依的内心风景。彼时的她对于混沌的未来一无所知,无从准备,内心彷徨,这一步跨出去,是无垠荒野,还是芳草清花,她更是无从得知。
诚如泰戈尔所言:不要问我带些什么到那边去,我只带着空空的手与企望的心。
从最初的抑郁、颓败,到最后秉着从小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积攒的不怕输、不服输的念头,她终于遇到,马克·吐温口中所说“你生命中有两最重要的日子,一是你出生那天,一是你找到你为何而活的那天。”的那几位老师。她的人生开始改变,一点一点,厚积薄发,大放异彩。
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所学校,即使在升学市场上倒数排名,即使校舍老旧,只要能让学生在她的怀抱里发现为何而活,那么,她就不是地面上的明星,她是夜空中闪亮的金星。
昨日一切,譬如昨日死。踩着过去所有的苦难,把它们当做坚不可摧的磐石,继续往前走,总会走出一段不同旁人的路来。
二、散步到芒花深处
如果生命即将抵达终点,我怎么评定这一生?
当你从被自己当做“桂冠”的万里长空重重地摔下来,当你一直笃定的信念再次背弃了你,你,还想活着吗?
有很多个瞬间,尤其对于毫无外力援助的瘦弱单薄的少女来说,没有坠落在自己的抑郁里,没有被身边芜杂的环境掩埋掉,仅靠着心里那一点“梦想”,带着自己的小兽,将丝缕意念搓成麻绳,一寸接着一寸,如抽丝剥茧般,将深陷渊底的庞大身躯拉出来,爬到照得到太阳的地方,一日接着一日,认领着从未抛弃过你的天宽地阔。
如果生命即将抵达终点,我怎么评定这一生?
不忘初心,坚守初衷,总有一天,会如当年所愿,“万里长空,是我镶着太阳的桂冠。”
三、老朋友相对论
书中在这一条讲的是作者与两位老朋友对谈的乐趣,但打动我心扉的,是她与读者之间的那些互动。
比如,那个残疾孩子对她说的:
谢谢您陪伴一个孩子,从人生的月台,走到黎明。
一颗淡然如水的心,一段隽永清淡,如天上朗月般的文字,究竟陪伴了多少人,多少个迷茫迷惘,束手无措的日子?
任何时候,任何困境,没有什么比拥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境更让人觉得身后如有一堵坚不可摧的后盾来的更为强烈。
他说,“您陪伴好多人,走过来狂躁青春,陪伴他们从小孩变成大人。而我,也从一个叛逆的小孩长成一个逐渐温和、逐渐跟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的大人。”
生活不止五彩斑斓,更多的是,突如而至的暴雨,人生虽苦,但大多数,熬过去就是坦途。
四、一个人的荒径
前尘往事,回首之际,喜泪相逢。人生之路,其实不哭,《陪我散步吧》,这里有塔莎酷爱的田园之乐,也有骤然而至的倾盆暴雨打在玻璃窗上......
往日里,那些对旁人来说看似是风吹沙的小事,于你而言,或许是跨不过去的门槛,别急,别怕,淡然的心境,路上遇到的陌生暖,总会携你平安渡过。
他们会让你相信,荒径的尽头,可能是花径。
人生苦吗?苦不苦都一样过,有一个平静如水的心态,往后的漫漫人生缓途,才会更加坦然的走过。
没什么好害怕,只不过是有去无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