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你知识焦虑最有效方法

前两天小灶群有个话题讨论,用一个关键词描述你目前的状态。

我如此确定自己的状态:焦虑。

对知识、时间、未来的焦虑,但我也同时坚信,焦虑的不止我一人,在知识的焦虑这条道上我并不孤独。这是一个没有人能躲过焦虑的时代,每个人都害怕自己落伍,没有方向感,没有安全感。就连有七八百万粉丝的罗振宇都自爆:一见到书店我的心情有都很沮丧 ,那么多书,那么多知识,我就是穷其一生,每一天什么事都不干只看书也只能看到一个皮毛。

没有人不焦虑,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更高效的方法来缓解这种内心的焦虑。成长是必须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提升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去应对不确定的时代不确定的事情。

前两天罗振宇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它一方面交代了罗辑思维定位的调整,而篇幅最重点是得到的一篇软文。但罗振宇就是有这样的本事,把软文写成特别有干货,读起来有趣,同时还能让人产生共情。

文中提出了5个能化解知识焦虑,学习知识的建议。其中一条能大幅度减少时间且最高效也是目前大家最推崇的方法:向牛人学习。学罗胖的话说,今天掰开揉碎了给你说“怎么向牛人学习。”

跟牛人学这件事有几个关注点:你想学什么?跟谁学?去哪找牛人?(以产品经理为例 )

1、想清楚你想学什么

在学这件事上,针对不同的人学的东西也不一样。

1-3年新入职场人,建议学习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相关的知识。比如一个产品小白,你当然要学的是怎么入行,入行要学的相关技能,比如交互设计、竞品分析、需求管理、学习产品流程,培养产品思维等方面的知识;而作为3-5年的产品经理更多的关注产品管理、团队管理、资源协调等方面。

在考虑学什么时,把关注点落在你想打造的核心技能点上,同时兼顾你所处的职业阶段选择你要学习的知识点。

2、跟谁学

把你所学的大概领域后,找到行业里的大牛,及对应领域的佼佼者。向他们学习相关知识。在不了解对方的时候可以从关注公众号---微薄----参加社群/在线课程----在行约见等方式,重要关注:

别人怎么学习的,怎么提升的

有哪些产品理念、产品方法论

别人常去的学习平台、关注点都在什么地方

别人分析产品的角度、底层逻辑是什么

3、 去哪找牛人

a.在行是约见行业牛人的好去处

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只要付费就能象他们讨教别人多年的宝贵经验。约见前多做功能,关注对方有什么成功点,如果出过相关书籍,买来阅读一下,如有疑问点方便见面时提出问题。

b.分答提问

也有不少牛人在分答开通了问答,虽然分答能提供的信息有限,但你可以关注别人都在问什么问题,挑几个付费听一下,看一下你关注的牛人怎么分析这些问题的。

c、社群/在线课程学习

现在各类行业的人士都推出各类形形色色的训练营、学习社群等,关注你的欣赏牛人的微信、微薄,如果对方有搞这些课程或活动,一来可以向大牛学习,二来可以进入圈子,三来可以跟大咖产生互动,看他们怎么打造课程,运营社群的。

进入社群的时候要警惕两极端,一个是一言不发,你这种属于虽在圈子里,却无法融入的状态叫着lonely together.另外一个是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群聊上,而忘了最重要的学习成长部分。这两个都偏极端,有点过度。建议的方式,每天留出固定时间参与社群互动与交流,比如挑自己一天当中状态较差的时间段来参加群聊,调节一下,给自己设定固定时间,一到时间就赶紧切换到下一任务。

4、与牛人的正确“链接”姿势

今天简书一哥在群里说,遇到有个网友,说他最近花大量的时间,去结识不同的大牛。而他结识大牛的意图是企图用大牛身上的光环让别人或者自己误以为自己很牛。但只可惜,他做的最多的事是给大牛们提要求,让别人帮他。有些人碍于情面帮他,紧接着又会提新的需求。这种做法不但跌入识大牛的误区,还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厌烦实在要不得。

李笑来老师曾在《把时间当着朋友》这本书谈到,在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有什么,拿“有的”去换“需要的”,如果没有,那就好好去学习,把它补上。

要跟大牛产生链接 ,首先要做的不是赶紧加他微信,而是先向对方学习,让自己更有价值,能为别人提供服务。一棵小草是没有人能注意到你的,只有长成参天大树。让牛人主动链接你。剽悍一只猫就是去年通过采访牛人,写出有特色的采访稿,然后不断地提升自己来创造出个人品牌的。

其实,化解焦虑的终极大法就是让自己也成为大牛。而成为大牛之前通过你向大牛学习,自己不断地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通过正确的刻意练习让自己成为大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