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余华说写作的捷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写”。想想大学这四年,丢失了自己从初中开始养成的写日记的习惯,前两天从书上看到说,写日记就是去感受生活中细微的东西,去体验情绪的变化的最简单的训练方法,青春期那几年的日记也许也在不知不觉中有训练到感受能力吧。不过这不写的四年,岂不是过得挺麻木的?这么说来确实有些可惜了,可惜这四年是真的要结束了啊。

眼下工作要定下来,所以这四年的最后一个6月必然是艰难的一个月。前几年不知不觉债台高筑,到现在也有些身不由己,虽然总觉得自己诸事没有想好,却无论如何必须做出工作的决定了。之前想要耍赖出国读书什么的,现在看来也是个白日梦了。今天看到严锋的微博上回答人家,高考志愿该如何填报,他说要首先要考虑个人理想和现实的比例跟家庭的情况,就我个人而言,忠于理想肯定超过考虑现实,家人出于对我的爱,也没有强迫我我不愿意做的事情。自己家境虽然算是“寒门”,但是也没有赡养老人的压力。按道理来讲我这样出身的女孩子,填报志愿的时候该选择比较公平比较好打破阶级壁垒的理工科的,至少能有一门能糊口的技能,但是现在讲这个完全没有意义,何况鉴于我的“比例”,可以想象那种情况下大学四年会多不快乐(虽然学了图书馆学浑浑噩噩的这四年也实在算不上快乐)

这样分析下来,即使哪怕我有一些现实的一面,比如说想要比较有钱生活比较不拮据什么的,都可以说必须要舍弃掉了,因为无论是我本身的个性还是走到今天——选择了文科又阴差阳错读了图书馆学这个鸡肋专业的今天——都指向我必须要忠于自己的理想,可能这也是部分的现实吧。

所以话说回来,理想是什么。

昨天我有想到,我最羡慕的人是学者以及匠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一个时间范围内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朝着“完成”走过去。我知道时间是不可对抗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专注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虽然不能对抗时间,却让人忘掉时间,忘掉时间在走的荒芜的痛楚,有一种充盈的喜悦感。更何况,学者和匠人,虽然不能说完全不需要,却相较于那些艺术家来说,对天分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而我一向对自己有没有艺术天分这件事情态度比较悲观(可能也是不是天才的表现吧)

那么问题来了,我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专注,无限地专注在人文艺术上面。但是却由于贪图安逸和害怕孤独时常陷入懒惰和分心当中。这两个问题都是非常难解决的,根本就是要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弱点这种东西就是,你不克服它,你就被它克服。你不克服它,心境就是荒芜的。

想到周作人那句话:“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虽然这句话在原文中的语境是说自己性格褊急,加上生在那样的时代,没办法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其实想想道理也是一样的,皆是因为没办法达到理想中的状态而感到荒芜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作者是汪国真。我现在很需要鼓励自己去追求,去奋进。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我是大海上的一...
    心遥远阅读 1,461评论 0 0
  • 玟瑾/文 食客众多、就餐需要排队领号、总在翻台,人们就会说这个饭馆人气十足,而当一个人总表现出一些影响力、具有很强...
    我是玟瑾阅读 658评论 0 1
  • 幼儿园里,午饭时刻,当老师把香喷喷的排骨饭放到小七面前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小七竟然把碗推开了,老师再一次把碗放到她...
    如果你也在阅读 482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