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是一段特殊的岁月。因为陪读,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走到一起。记得那个小区,大约共4000人吧,有3000人是外地的陪读家长。小区里停着的车牌号五花八门,来自那些高考大省的车特别多。比如山西、山东、河北。
异乡的风是凛冽的,刮湿了多少陪读妈妈的心。那些车牌号是刺目的,无意地暗示着千里之外的家乡,瞬间想家的情绪会爆涨。
陪读妈妈的职责是做饭,监督孩子学习,陪伴孩子起居,陪读妈妈大把的时光是孤独的。
为了打发多余的时光,于是成立了“各个派系”的活动小组――舞蹈小组、唱歌小组、瑜伽小组等等。
陪读妈妈们会抱团取暖。孩子上学了,会互相串门,取经学习各地美食做法,几年陪读下来,这些陪读妈妈们互相调侃:我们成美厨娘了。
即使有这么多活动,其实依然掩盖不了内心的孤独和那份浓烈的思家的心。
我是2012家去陪读的,为了让时间把自己占的更满,我每次只买一顿的菜,上午跳完舞去南市场买菜,下午再去东市场买菜。
那是一个上午,和河南小程刚买完菜,走到小区门口,碰到一个人猛不丁问我们:你们是陪读妈妈吗?我回答是呀。她接着开始哭:这是什么日子呀,成天在这舍着家,舍着老公,到晚上我就望着窗口开始想家,三年,这漫长的日子怎么过呀。她这些话引得我们也开始想家,我们三个就站在小区门口哇哇哭。门口停着那些出租车司机都从车里出来看我们。
那个画面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想起来依然会落泪。她叫小谷,其实她家离得最近,老公每周都过来团圆,哪像我们两周或者一个月才团圆一次。
我,小谷,小程,小何,我们四个成了固定的玩伴。
因为时间紧张晚饭孩子就在学校吃了,也有家长会坚持让孩子回来吃。做好饭,晾上,骑车去校门口等孩子,然后带孩子飞速回来,吃完送孩子回去。紧张得像打仗。
我儿子坚决不回来吃,这样整个下午的时光都是空闲的。
中午都是让儿子睡会,我叫他起床上学,他走了我会把中午吃饭的碗筷洗刷,然后我再休息。午饭后孩子会学习20分钟,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时间,所以我尽量保持不出任何动静。
出租屋安了网络,一般这几个朋友下午休息后会来我家玩。记得那天我正睡午觉,做个梦,梦见她几个来了,就站在门口蹭网。一个激灵我醒了。打开门,天哪,她几个真在门外,一人拿个手机在玩。开门的刹那,哈哈笑了,我说你们咋不敲门?她们说知道你在睡觉,想让你多睡会。
进屋后都坐下,然后我们或者聊会,或者干脆自己玩自己的,互不干扰,她们是不用刻意招待的,渴了会自己倒水,饿了自己拿零食吃。
有时候我们会约好下午出去玩,几年陪读时间附近的景点我们都玩遍了。
因为目地单纯,因为陪读妈妈们几乎没有利益冲突,我们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那段时光像回到童年。
记得傍晚时我们在小区遛弯,小程蹦起来,说我小时候就这么蹦着走,从来不好好走路。小谷说谁不会呀?你以为就你能?于是四个40多岁的女人开始蹦跳着在小区嗨起来,那笑声引得遛弯的人驻足。跑一会,我们拿出跳绳,小谷说咱们带人跳吧,于是我们四人分两组开始跳起来,记得那天我们开心的笑着,笑得肚子疼。
陪读是寂寞的,陪读是快乐的,陪读的时光深深地刻在记忆里,那个小区,成了第二个故乡,却再回不去了。想念的或许只有那一座座楼房,陪读的人,都已经回到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