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行知

        自从我找到这个地方倾诉以来,脑子里思维反刍的事情少了很多。也有精力开始尝试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感受真实的世界。对自己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又进了一步。

        以前,因为觉得自己还不起巨额的养育之恩,害怕、逃避、崩溃,导致自己不敢求助于任何人,认为自己总是给别人添麻烦,不想再增加“债务”。所以,几乎切断了和别人的联系,可与人交往,本质就是在互相“麻烦”,而我,恰恰拒绝“麻烦”别人,于是,我走进了死胡同。焦虑、抑郁接踵而来,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虽然没有认真拜读王阳明,今天我大致也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道理。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之前我生活在理论的真空里,不肯做一点事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跑偏,得不到矫正是必然的结果。

        重新定义一下“我是谁”,我不知道我是谁,但是作为有社会属性的一个个体,是应该放到社会中去衡量的,去做事情,去和人打交道,在与外界的关系中,自己的存在便会得到证实和定义。

        我买了许多撑衣架,给一家人的衣服都设定了位置。现在晾干衣服整理收纳时候,不再感到烦闷,堆在那里好久都不想整理。因为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件衣服都挂到新的衣架上,放到妥帖的地方,整理便成了一件愉悦的事情。从不愿意做,拖延烦躁,到心情愉悦仅仅是借助了衣架,找到了位置。

        以前的我,什么都不添置,喜欢空空荡荡,认为这样才无牵无挂,没有牵绊,潇洒快意。事实证明,不是的。什么人都不求助,什么工具都不借助的我,生活一团糟。人生在世,总是有很多具体的事物去处理的。借助适当的工具,让生活便利一些,是可取的,而且也是必须的。

        以前,我总是惦记着那根得不到的“甘蔗”,而现在,我开始倾心于让我变得愉悦的“撑衣架”。

        我也尝试与孩子们的老师们说话,打交道,以前总觉得跟人说话就是在麻烦人家。我开始尝试接纳先生和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放在我的心里,分类归纳,收拾得整整齐齐。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世界本来的样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