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八卦下面几句话:
【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
【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译】:鲁隐公二年春天,隐公在潜地会见戎人,重修惠公时期的友好关系,戎人请求结盟,但是鲁隐公辞谢了
莒子在向国娶妻,向姜在莒国不安心而回到向国,夏五月,莒国人领兵进入向国,带着向姜回国,——这里不理解向姜为什么回国,可莒子一怒为红颜,把向姜母国灭亡,让她不能再回母国。不敢想象向姜亡国后,是不是在悔恨中度过余生。
司空无骇率兵进入极国,费庈父将极国灭亡,费庈父就是隐公元年的费伯,帅师城郎,其实图谋极国已久。
戎人向鲁国请求结盟,秋天,在唐地结盟,是为了重修鲁国和戎人友好的关系,为什么请求结盟呢,因为隐公元年,在隐公元年新作南门,威胁戎,所以戎人急于修好。
九月,纪裂繻来鲁国迎接隐公的女儿,这是卿为国君迎娶的。冬十月,伯姬正式嫁给纪国君。
后面,纪国的纪子帛、莒子在密地结盟,是为了调解鲁国和莒国的间不和。
十有二月乙卯,鲁惠公夫人仲子去世,郑庄公伐卫——隐公元年,卫国来鲁国求援,鲁国的公子豫、邾人和郑人以结盟,但是隔年郑国就讨伐卫国,或者是他们的约定,或许是郑国当时讨伐卫国的条件不足,顺势答应结盟。总之,一年后,由于公孙滑逃奔卫国,卫国助他攻占了郑国的凛延,卫国的做法相当于插手郑国内政,郑国此时报仇。理所当然。郑庄公很威武霸气,对于公孙滑,虽远必诛,很有“战狼外交”风范。
------------------------我是正经八卦分割线,请看各位诸侯的表演---------------------------
1、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戌辰冬至,实建丑,有闰月。
春秋时,華、戎犹杂处。哀公十七年传叙卫庄公登城见戎州,可以为证。《水经注水注》:“济瀆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春秋》“公会戎于潜”是”。据《青统一志》,山东省曹县北有戎城。 潜,以《管子小匡篇》返鲁侵地常与潜证之,潜为鲁地,当在今济宁市西南。
公元前七百二十一年的冬天,北风呼啸之际,鲁隐公在潜地会见戎人,重温与戎人之好
(潜地据考察是今济宁市西南,见下图)隐公好忙好被动,摄位后,不停的在各国之间周旋。
2、夏五月,莒人入向。
莒,国名,《郑语》“曹姓邹、莒”,以莒为曹姓,恐另一莒。此莒国,春秋后五十年为楚所灭,见《楚世家》。传世彝器有中子化盤,记楚简王伐莒,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据文公八年《传》及《世本》,当为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省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据《鲁语下》“晋信蛮夷”之语,则当时人以蛮夷视之。
向,国名,姜姓,据《太平寰宇记》莒县南七十里有向城,当即此向。杜预《注》谓“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则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四十里,距莒甚远,非也。怀远之向当是襄公十四年“会吴”之向,说详江永《春秋地理考实》、顾炎武《日知録》卷三十一并黄汝成《集释》。顾栋高《大事表春秋入国灭国论》云:“莒人入向,而宣公四年伐莒取向,则已为莒邑,而隐公二年向为莒灭明矣。”
1)、春秋战国时期,完美演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莒国旧都是介根,后面迁至莒县。(见下图)
2)、向国,姜姓国,在莒县南七十里。虽然其他人也注释过“向”是安徽省怀远县,,但依据左传推理,
向在莒县南,后被莒国灭亡。
3、无骇帅师入极。
无骇,鲁国之卿,公子占之孙,展禽(柳下惠)父。
极,鲁附庸国。当在今山东省金乡县南而稍东三十五里。考极以后不再见,可能自此后遂为鲁所有。金文无极氏,有遽氏,齐人有遽父己、遽白还、遽中、遽叔𧹒等。吴其历《金文氏族谱》以为即此极氏。
简简单单,几个字,一场异常激烈的战事,一场硝烟,一个诸侯国就消失于历史上。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而郎邑的南面就是极国,
说明鲁国伐齐已经是蓄谋已久。鲁隐公二年(前721年),极国被鲁国灭亡以后,极侯出奔燕国
4、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以《长历》及今法推之,八月不应有庚辰之日,疑经有误字。
唐,据顾栋高《大事表》,在今山东省曹县南西四十里。春秋时,以唐为地名者有五处,此时鲁国之唐。据《读史方舆纪要》,今山东省鱼台县旧治(今已移驻谷亭)东北十二里有武唐亭,当即此地。与《大事表》说不同,似以此说为长。
1)、据考察,八月不应该有庚辰日,这里应该记录错误
2)、根据考察, 春秋中有五个地方用过“唐”地名,但此处说的唐,指的是山东省鱼台县。
5、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繻音须。杜预《注》“裂繻,纪大夫。”纪君娶鲁惠公女,裂繻为之来逆。据文公四年传“逆归姜女于齐,卿不行,非礼也”,此不言非礼。则裂繻实卿,大夫可以包卿言之。
无传。据《曲礼》“男女异长”之文,男子与女子行第不相混乱。伯姬是鲁惠公长女,隐公七年又归于纪之叔姬,当是其妹。此归于纪,盖由裂繻来迎,故从之而行。
6、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纪子帛,杜预以为即纪裂繻,子帛为其字。杜预有据《左传》“鲁故也”之文,以为其与莒子盟,为调节鲁与莒间之不睦,故比之鲁大夫,列其名于莒君之上。陆淳《春秋集传纂例》一引赵匡据《竹书记年》,亦证成其说。而《水经注淮水篇》云“游水又东北迳纪鄣城南,故纪子帛之国”,则郦道元以帛为纪子之名。考《春秋经》,于纪国之君,皆称纪侯,无称纪子者。且裂繻字子帛,名字实相应,则杜预之说是也。说本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
密,莒地,据《清一统志》,今山东省昌邑县东而稍南十五里有密乡,当是此密。
1)、根据考证,纪子帛就是纪裂繻。而莒地在今山东省昌邑县东而稍南十五里密乡。
2)、为什么选择纪国与莒子盟呢,首先是纪国是鲁国外姻,第二是纪国与莒国离得也近。
7、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乙卯,十五日。
无传。 夫人子氏,杜预以为即桓公之母仲子,是也。隐公五年《经》云“九月,考仲子之宫”,盖此时三年之丧已毕,故为仲子之庙而落成之。《榖梁传》以子氏为硬功之妻,《公羊传》以为隐公之母,皆不可信。诸侯之死曰薨,诸侯支付人或母夫人死亦曰薨。《春秋》鲁夫人之死,除硬功三年“君氏卒”及“哀公十二年”“孟子卒”等特殊情况外,皆用“薨”字;记其他诸侯之死,则用“卒”,字。
此时仲子才去世,距离周天子馈赠助丧之物已有一年多。仲子这一年多得多煎熬啊
8、郑人伐卫。
春秋之初,外国大夫侵伐,郑某国人而不书名氏。
僖公十五年救徐,始书公孙敖及诸侯之大夫,犹未叙名氏;外国大夫独帅师书名,自文公三年晋阳处父始;外国大夫连兵书名,自宣公六年晋赵盾、卫孙免始;至鞌(an)之战,然后本国及外国大夫之名历书之、
说详张自超《春秋辨义总论》。《春秋》例:凡行军,有鐘鼓曰伐。
虽然隐公元年,公孙豫、邾人与郑人结盟了,但并不影响,郑国去报仇。自己国家的内政必须自己解决,
不能由别人插手。由于郑国当时已算是当时霸主,因此郑庄公对公孙算虽远必诛,霸气十足。
颇有战狼外交风采。
----------------以上是《春秋》经的文章,下面是《左传》的记录,Let'sgo----------
下面是《春秋》隐公二年中经未记录的内容。:
1、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戎与惠公,本有友好,今日有相会见,寻温旧好,故曰修好,于详见《经注》
2、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入者,以兵深造其国邑之名。然有二义:有人而取其地者,有入而不取其地者。取其地,与灭同,闵公二年“狄入卫”,哀公八年春“宋公入曹”是也。不去其地,隐公十年“宋人卫人如郑”,桓二年“入杞”是也。此“入向”不知取地与否。据传云云,是称鲁伐莒取向,襄公二十年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向皆莒地,则又似灭其国而取其地。说本毛奇龄《春秋传》。
3、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庈音琴,父音甫。费庈父即元年传“费伯帅师入城郎”之费伯。王厚之《鐘鼎款识》有庈父鼎。郎与极亦在废鱼台县附近,无骇入极,费庈父引城郎而灭极,生极即灭极也。 文公十五年传云“凡胜国曰灭之”,则灭国亦可曰:胜。说本俞樾《茶香室经说》。
4、戎请盟。秋,盟于唐,復修戎好也。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郑人伐为,讨公孙滑之乱也。
公孙滑为大叔段之子,叔段失败,滑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凛延,见隐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