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子又回娘家了,不是回来小住,用她的话说,这次是真的过不下去了。从结婚到现在,同样的场景一次次上演。到最后,她的父母一听到她回来的脚步声就有点心慌,如果进来时脸色阴沉着,那必将又有一场劳心的家务官司要解决。
樱子结婚还不到两年,两人经熟人介绍认识。男方是个研究生,在当地一家国企工作,工作体面,人长得也不错。可是眼看三十多了,还是没有遇到合适的,说到底还是家里太穷了。他家在一个山沟里,附近的村民都已经搬走了,就剩他们家还坚守在那里,守着几间土房子。对于他来说,不仅没有支援他的“四个荷包”,还背负着家族的希望。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靠自己买房娶媳妇是很难的,哪怕是在国企。而樱子是市里人,家境优渥,相貌不错,从小到大家里人护得紧紧的。她从不用操心自己的人生,因为从休学那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自己的父母。高中时死活不去学校了,家里各种手段都用了,逼她去学校,让她打工体验社会,想让她知难而退,都没效果。无奈之下家里托关系让她进了某个国企当零时工,工资低当然也没有前途,但好歹算是有个事情做,如果没有犯大错也不会随便被辞退,算是把她养在了家里。
拿谁的钱就要听谁的话,被圈养的小鸟什么都不愁,就是没有自由。年纪到了后,家里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相亲,当然她只用出场,回家后再一五一十的向父母汇报所有细节,再由父母权衡商量拿主意。当然她也是有自己的好恶的,年轻的女孩子多少有点颜值党,可惜的是颜值高点的往往物质条件不好,没有稳定工作;物质基础不错的往往长相普通,或者身高不够。她有时也想为自己抗争一回,但最终还是架不住父母的强势,她已经慢慢丧失了为自己人生负责任的能力了,只好撂下话“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没意见,嫁谁都是嫁”。这招以退为进反而让他们没了主意。就这样相亲生活持续了好几年,到最后已经快没有办法了。
这种情况下,两人相遇了,年纪合适,都不小了。各有各的不足,但也各有一些优势。樱子的父母没有反对,经各种考量,对方能力相貌工作都不错。经济基础差不要紧,大不了自己这边多出点。男方的父母也没有反对,在她们的观念里,女人嘛,没有文凭不要紧,不是已经有工作了嘛。经历了短暂的恋爱时光后,两人匆匆结婚了。结婚前她说“我什么都不图,只图他对我好。穷我也认了!”信誓旦旦,让人不得不相信那出自真心。
有个问题是,到底是富人更知道钱的好处还是穷人更知道?是富人更怕没钱还是穷人更怕。我们常会听到穷人说,钱也买不来开心,我看那些得抑郁症的富人多得很。也常听到富人说,没钱的人就是没有富人思维,如果把我身无分文的丢在一个地方,我照样能白手起家。这些话听听就罢,说出这话的人不能说他们嫉妒或狂妄,他们可能只是无知。因为我们没办法完全理解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人生。就像樱子她说穷她也认了这句话时,可能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她以为不过是房子住的小一点,不能随便买衣服或者旅游。她手里有些积蓄,结婚时父母还支援了一些,她觉得一切都还能忍受。在心里她甚至有种高尚感,觉得自己为了爱情牺牲,是一个纯粹的不世俗的人。
现实的冷水很快泼了过来。有时候穷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不足,更重要的是常常会挤压精神空间,是种压抑局促的氛围。婚后她很快怀孕了,意外怀上的,因为新房还没有装修,他们还住在出租屋里,本没有要孩子的计划。不过,缘分既然来了就来了。没有享受多少两人世界,婆婆就从乡下过来了,得有人照顾她。慢慢地,狭窄的空间,孕期的不适,生活习惯的冲突让她烦不胜烦,比如她买了点车厘子回来,婆婆问多少钱一斤,得到答案后会忍不住流露太贵的神情,而你无法视而不见;出租屋很小,两个不熟悉的人常常相对而坐相顾无言;总之都是些小事,但逃避不了,而小樱不自觉流露出的优越感又加剧了与对方家庭的摩擦。一个不注意就会被解读,而他们仿佛又格外敏感。
一个人不会因为结了婚或离了婚这样的事件而有大的改变。在过去几十年的圈养生活里,她习惯了让父母决定自己的人生,这让她很舒适。现在这个习惯依然在,所以,离开了舒适圈的她开始频繁的在母亲这里诉苦,事无巨细的汇报。她还不懂婚姻里的规则,不知道当她带点添油加醋式地抱怨时,那些委屈总会在父母那里放大几倍。她依然指望着别人来解决她的难题,过去几十年是父母,她相信现在依然可以。次数多了,丈母娘的脸色就差了,本来带着下嫁心态的,没想到居然在别人家里遭受这种对待,那还得了。气急时她还会亲自打电话“指点”女婿。一来二去,隔阂越来越深了。她们不知道的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他就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尤其在家人面前;他可以为了生活在外面低声下气,弯腰陪笑,但如果在家人这里都得不到一份尊重时,他就算无路可逃了。本该夫妻间沟通的责任,樱子又一次推给了父母。而丈母娘的脸色,带着指责与教训的语气,深深地刺痛了那个一路奋斗出来的男人。
孩子终于出生了。即使对幸福的家庭来说,带孩子都是个考验,何况摇摇欲坠的家庭。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婆媳隔三岔五地不对付。男方是孝子,会强硬要求樱子让步,樱子哪受过这种委屈,表面让步,但会跑回娘家,老人一个人带孩子更加累了。最后男方妥协了,他不愿委屈自己的母亲,但又怕气走了老婆,他选择了逃避。每天加班,不加班的时候就考证。父亲丈夫儿子的角色他都当不好,工作就是他最后的避难所。一个男人为了工作忙总是可以免于指责的。
而樱子这边更难了,为了解决压力,樱子父母提出给她们请一个保姆,而陪嫁的精装房也快交房了。熬吧,到时候就好了,一切都会走上正轨。
没想到的是,男方是个“有骨气的”。被打压的自尊心开始了强烈的反击,他明确表态自己是不会住到女方的房子里的,他自己的房子必须要装修。如果樱子受不了再住几年出租房,她可以自己去住,但是他和他父母是不会去住的。
这一下又乱了。。。。。。眼看着新房交房了,但是没有人去住,她不可能真的一个人带孩子去住。况且男方坚持要装修他自己的房子-----虽然那房子位于四楼,还是中间位置,只一面通风。但男人的自尊心在这个问题上格外坚持。她们每个月要还房贷,如果要装修那套四楼的房子,那么自己陪嫁房里的家具电器就没有足够的钱来购置了。没想到钱这么不禁用!
自尊心不是个可以用金钱道理去说服的东西,樱子的父母也没了办法。樱子不得不继续呆在出租屋里,只是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冷战的时间越来越长。她仿佛落入了一个泥坑,怎么挣扎都爬不出来。
樱子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怎么一步步到了这个地步的,她的父母也不明白,明明一步步都是“最优解”,却得到了一个一团乱麻的局面。樱子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多,翻来覆去依然是那些矛盾。她们总算有点意识到自己的女儿的问题了,但现在才开始教育她要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似乎已经来不及了。有时候她们恨急了,放话让她自己解决问题。她就一副破罐破摔的态度“反正是过不下去的,离婚吧,迟早都要离的”,再问她孩子怎么办,她说大不了我自己养活他,我认了。继续问“你拿什么养活?要工作谁给你带孩子?”她不做声了。答案呼之欲出,除了自己的父母还有谁。可是千算万算的“护着她”都没有好结果,再下一代真是力不从心了。
现在的樱子只想让生活回归到以前的样子,无忧无虑,上班时看看偶像剧,下班时约朋友逛街,回家有父母照顾。但是那些后续质问着她,她想干脆不要孩子离婚算了,又放不下;她不想呆在窒息的家里,又劝说不了自己的父母帮她兜底剩余的人生。她忘了自己的父母会老,她忘了自己已经成人,该试着解决婚姻中的问题,好好与家人沟通磨合。或者在那么多虚度的光阴里拿出点时间提高自己的能力。
她依然像那只困在笼子里的鸟,只是这次没有了喂养的人。她只能一次次的出走,又一次次的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