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时节粽飘香。有关粽子的小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有关粽子的历史记载,最早可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本草纲目》亦如此记载。
据考,春秋以前就已有粽子,不过当时只是用来祭祖和祭祀神灵。南北朝时,民间始有粽子,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相传当年屈原被楚王所逼投汨罗江,百姓们无比哀伤,纷纷把米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吃米而不食屈原的肉身。后屈原托梦百姓说,投入的米实则被汨罗江中的蛟龙所食,假使能用艾叶包裹,再绑上五色绳,蛟龙则不能食。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为粽子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争论不休。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大体由于南北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作为区分,其中以北京枣粽和广东肉粽较为流行,而近年来各种新品种的粽子也广受欢迎,像今年的珍珠奶茶粽。
至于为什么传说中的“南甜北咸”到粽子这就反过来了,这是因为人们并不是把它作为主食,而是作为饭后甜(咸)点食用。
明清两代始,粽子就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相传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们,在赶赴考场前都会吃家里特意给他们包的粽子,这种粽子形状像毛笔,称作“笔粽”,谐音就是“必中”。
直到今日,高考前的家长也有准备粽子的,有的不吃,挂在门上,让考生摸一下,为的是讨个口彩,能“高中。”
·粽子一定要趁热食,不宜冷食,冷却的糯米中淀粉会老化回生,不容易被消化。
·粽子热量是很高的,减肥人群要注意了,一个普通的肉粽子,含米量大约是一碗,热量大约有500卡路里。
·粽子不宜睡前食用。
·另外,吃粽子时最好搭配菜、水果等,以免肠胃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