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最近几年,大理越来越火了,微博、抖音、小红书……大理成为人人羡慕的理想之城,逃离大都市的打工人,将精神和肉体都托付给了大理,人们目之所及的是大理的美食美景,白墙灰瓦的白族民居,悠久迷人的非遗文化,淳朴善良的白族人民……
在一波又一波的热度之后,有一部分大理人靠着铺天而来的流量富裕起来了,她们有的抓住了风口,有的本来就在风口,比如房东,但这毕竟是少部分人。
拥有天然资源的人富起来了,拥有生意头脑的人富起来了,而大部分在村子里的人,一辈子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尤其是60后、70后的父母一辈,她们缺乏机敏灵活的头脑,不会做生意,甚至不怎么识字,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成为落伍的那一批人。
村子里的现状是,土地几乎都被流转出去,一年除了流转土地的收入,就靠打零工为生,男的工地搬砖,女的帮大户种菜,帮民宿打扫卫生,能有活路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人离开了土地,闲暇下来,没有赚钱的活路了,看着日子清闲,结果是口袋里没钱,日子更不如从前。
大理,是外地游客的乌托邦,却不是大理农民的乌托邦。
一阵风过后,人还是那些人,而大理已不是原来的大理。
不知道其他因旅游火起来的城市本地人的生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