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吴军的专栏
时代周刊曾经评选过十大失败的IT产品,Windows Vista名列榜首。Windows Vista诞生于Windows XP之后。据说它的诞生有个故事,故事本身也耐人寻味。
故事是这样的。盖茨对当时的Windows系统查找信息不够快很恼火,他说要找一个本地文档,还不如上网到Google上搜,以至于微软的工程师工作的时候离不开老对手Google。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微软上下就决定开发有强大本地搜索能力的操作系统,就是Vista。老板的需求,可以牵动大量的资源,即便有各种不靠谱。这种是否在身边常见?当然,谁也不是神仙,都会犯错,只不过老板一旦犯错,代价极高。
Vista的失败不仅在于频频延迟退出,更主要的是占用空间大,运行很慢。操作系统要占掉1/3空间,当时英国有一半以上的电脑跑不了Vista的所有功能,甚至有用户集体诉讼,控告微软无法在标有“Vista Capable”的电脑上运行Vista。
后来分析原因时发现,占用空间大是因为低估了建索引所需要的空间,当什么都需要检索时,建的索引就会非常庞大,占用大量空间,加载时也会非常慢。再加上电脑上内容会变化,都需要调整索引,也就更慢了。
而且从实际上来看,对于本地电脑,大家通过检索来查找的场景并不多见,因为这些文件大多是我们知道在哪里的,即便要找通常根据文件名查找就可以了。这和互联网不同,我们完全不知道在哪里,必须使用搜索引擎。这并不是刚需。
另一方面,操作系统的初衷是管理资源为上层软件提供便利,但自己又不能占用太多资源。
抛开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去想方案,风险很大,即便是睿智的老板,也会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