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在其公众号上对外发布《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流利阅读、薄荷阅读,火箭单词等公众号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行为违规。
公告称,一经发现诱导分享行为,微信团队将采取封禁相关开放平台帐号或应用的分享接口、限制使用微信登录功能接口等处罚措施。
而我刚刚结束了90天打卡返现的课程,在奖学金到手之后,我又买了另一节背单词的打卡课程,同样也是返现的。利诱分享这件事本身就没有对错,我觉得就是腾讯的一种手段而已,想要自己留住资源,谁能说得准哪天腾讯自己搞个什么付费课程的社群?但是我想说的学习英语的过程,为什么外国人可能学习几个月或是最多几年就能非常流利的和国人沟通,而中国人,大部分,似乎学习了一辈子的英语却还是just so so,更别说自信的和外国人去沟通。
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英语上!第一,背单词,从一开始接触英语我们就在背单词,新概念、走遍美国、四六级、托福、雅思等等,那个都需要单词的累积,而我们接触英语所被告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背单词。然而,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背单词,结果却是边背边忘。我们常常面临的并不是一边记住了,一边遗忘。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记住,只是我们误以为自己记住了。再来,就算是记住了单词,也往往不会用,并不了解单词所处的“场景”,所以就算词汇量再多,你发现自己也很难看懂原版书、尽情刷美剧,我自己就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幻想自己可以和外国人畅所欲言,可是一旦真正交流的时候,现实往往是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的单词,可一到嘴边却又不知道怎么用。最后,不得不说,背单词是一件太boring的事情了,因为兴致勃勃,我买了N本词典,最后,也都变成镇宅之宝放到书柜的最下面。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类课程真的层出不穷,但是抛开诱导分享这样的拢客“手段”外,课程的实效性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举例来说,我上的第一个打卡得奖学金的TED演讲课,一开始就没给自己定下多么宏伟的计划,我只想自己可以每天坚持看一个TED演讲就OK,但是99天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口语有了微微的提高,这个小小的转变足以重新点燃你学习的热情。
现在我上课就是背单词的课程,有两点模式非常值得就借鉴。
第一,1/碎片化学习+双倍现金返现。每天,我们有太多的时间被切割成碎片,洗脸、刷牙、等公交、上班休息、乘地铁……在碎片化时间里,每个人最专注的用于学习的时间大概在15分钟左右。在课程中,每一次学习都只需要花10分钟,就恰好帮你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提升你的英语水平。
第二,2/场景记忆法+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强制输出提升英语水平。在学习单词汇总加入场景。与死记硬背比,这种方式是否让你更为印象深刻,并且难忘?显而易见,阅读输入-提取信息-记忆-输出练习的这个过程,就是你离融会贯通最近的形式。
最后,满勤打卡还附有奖学金,何乐而不为?至于如何不跟风去选择优质并适合自己的课程?我想你理应有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