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 译
经文原文(二):
是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在众会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礼①,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今欲咨问。唯愿如来见垂听许②。
佛告弥勒菩萨言:若有所疑,今恣③汝问,当为解说④,令得欢喜⑤。
尔时,弥勒菩萨闻佛许已,欢喜踊跃⑥,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成就几法,离诸恶道⑦,及恶知识⑧,而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⑨耶?
佛告弥勒菩萨言: 善哉!善哉!弥勒,汝今为欲哀愍一切,利益安乐天人世间,能问如来如是深义。汝应谛听⑩,善思念⑪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释疑:
①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礼:佛陀时代的一种礼节。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袒露右肩是一种常见的着装形式。这里是指整理着装,右膝跪地,左腿弯曲,双手合掌,稍稍弯腰低头,表示恭敬顶礼。
②唯愿如来见垂听许:大部分的佛经都是佛陀与弟子之间的问答。佛陀根据提问弟子的特点进行讲解。这部《弥勒菩萨所问会》就是由弥勒菩萨发起提问,当机者就是弥勒菩萨以及和弥勒菩萨一样的发起菩提心度众生的菩萨众。
③恣:随意。恣汝问,可以随意提问。展现佛陀法会上祥和轻松的气氛。
④当为解说:详细解说,消除疑问,解开心结。表示佛法是解决问题的。
⑤令得欢喜:佛陀讲法,是令人欢喜快乐的,佛法是听闻的当下即可离苦得乐的。也体现了佛陀的慈悲和一心利他的智慧,令人欢喜是布施也是功德。
⑥欢喜踊跃:弥勒菩萨听到佛陀答应为他讲法后,非常欢喜,都快跳起来了。弥勒菩萨的欢喜激动,体现了对佛陀以及对讲法的恭敬,如获至宝。这种对佛法的恭敬和欢喜心,是用心受持佛法,获得成就的基础。
⑦离诸恶道:远离下三恶道。菩萨修行离诸恶道,但不离六道。阿罗汉修行是出了轮回就不回来了。如果不入六道就不能度众生了。所以菩萨是不怕六道轮回的。
离,是不着,处于六道但不被六道苦乐所转,自在度众生。
⑧恶知识:正知见的佛法,指引众生走向解脱的,称为善知识。而错误偏颇的知见,引导众生迷惑于轮回中不得解脱的,称为恶知识。
学习佛法正确的知见特别重要,所以弥勒菩萨特意问佛陀,如何远离恶知识。
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觉悟"。
⑩谛听:仔细听,用心听。
⑪善思念:善,好好的,用心的;思,思维;念,反复思维。佛陀嘱咐弥勒菩萨,你为了利益一切天人和娑婆世间的众生,提出了这么深刻的问题,我很乐意为你解开疑惑,你要好好的用心听,用心思维,反复思维,才能最大的利益到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