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读完一本书,写一篇书评,可以赚取稿费。
也有人看了一本书,开了一门课,收入不菲。
还有些人读完一本书,有人问他这本书讲的什么,他却说不出一个字。
看着别人读书写作不断提升,我们心生羡慕,可是虽然平时在收藏夹躺了很多我们看过的当时感觉很有用的文章,提起笔却不知如何下手。
归根结底,无论是看书、公众号文章、刷微博,我们都是一个“知识消费者”,在碎片化知识时代,我们需要想办法把看过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见解,才能从消费者变成生产者,甚至塑造影响力和产生经济价值。
今天看了奥野宣之的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让我对知识生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作者主张信息以利用为目的,把收集的信息变成价值,同时通过积累知识学会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
奥野宣之是著名的“笔记本作家”,他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他有一套严禁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写作中整理信息的经验,谈论“知识生产”的过程:
1.初步加工
2.反复琢磨
3.创意重组
初步记录
我很推崇作者的“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这个方法。
在遇到自己共情的段落,我都会贴一张便签,在上面记录我的思考和疑问。
自己的思考是原汁原味的。
将客观信息和“自己的声音”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见解,还能在之后写作中,把这些共情的部分串联起来,随时拿来用,省时省力。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看书记笔记,在碎片化时间中,微信上看到好的文章,我也会把它放进印象笔记,并且用费曼技巧在文章开头记录我的见解,相当于“摘要”,以后用起来也很方便。
反复琢磨
古人说:温故而知新。
想要把知识学的透彻,需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带着问题思考。
每一次思考,就像一次探宝,总能产生不同视角的观点。
如果我仅仅只用自己的观点,往往还欠缺普遍性,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自嗨”。
这时候,我会根据关键词去搜索一些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哪些是可以用到自己文章里的。尤其是一些科学论据、调查报告、名人名言,我会着重标出,为自己的文章增加可读性和信任感。
除此之外,我还很推崇作者说的“无目的性重读”。
比如我会经常复盘,把之前记录的一些信息拿来看看。有一次我想写一个有关于“元认知”主题的文章,但是却想不到一个好的方法解释这个概念,于是想翻翻之前记的笔记来找些灵感。
当我看到自己收集的这个新闻的时候,有种灵感乍现的感觉。
元认知就像这个照相机一样,可以用更高的视角去观察自己。于是,这个新闻就成了我素材的一部分,既有说服力,又特别形象生动。
所以,大片时间我们可以带着问题思考,碎片化时间我们可以无目的性重读,这两者结合,素材就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创意重组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产生》一书中提到:
“所谓创意,知识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知识生产不单要靠脑力思考自己的观点,还要学会重组这一步,才能使自己的观点系统化,创造出新知识。
一脉相承的不同信息可以碰撞出奇妙火花。这一步,我们需要的就是把点连成线。
我会先把自己的记录卡片放在桌子上,相同的主题放在一组,不同的主题寻找联系,边思考边进行排列组合。
之后把自己的思考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到了这一步,就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和卡片上的共鸣点,顺利把文章写下来。之后再反复阅读修改就可以成文了,整个过程流畅有条理,不会害怕写不出来东西。
如果观点够读到,又有事实理论支撑,同时有趣味性,整个知识生产过程也就完工了。
凡事量变产生质变。
知识生产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简单,或者说很辛苦,因为世界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只有不断迭代自己,做一个终身成长者,才是一个真正勤奋的聪明人。
这个时代不缺积累材料的手段,但是缺乏热爱思考、时刻吸收知识、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所以,在未来知识生产的路上,虽然任重道远,但一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