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周期如此,你耐ta何

如今,站在工作的低16个年头,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现状,回顾这十几年的历程,骤然发现,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足以改变行业格局,也足以重塑社会分工体系。当年十二五、十三五的时候,我们兴高采烈的享受着政策的红利,也恰逢我刚刚毕业,虽不是大兴土木,却也是百废待兴。

2009年的时候,刚开始步入职场,做十二五某专项的课题项目,感觉环保行业如日中天,就在那几年,催长了很多做智能曝气、智慧水务物联网平台的公司;到2015年左右,3P降临,各个头部企业拉着满面包车的标书投标,拿下众多水环境、农村污水站等项目。此期间一些头部企业的逐渐跑马圈地,占据了国内水务市场。

人生不止一个方向,每个转角都会有希望。

但好景不长,3P去库,很多环保的巨人轰然到下。银行抽贷,企业已经守着一堆劣质资产,烂尾资产,没了银行的输血,此时企业的现金流却已经岌岌可危。不太激进的,守着存量资产,稳扎稳打做好运营服务的尚且安全,但大肆扩张建设、收购的资产却也成了烫手的山芋。这的确非常考验企业家的远期筹划和风险预警能力。

再看今天,环保行业俨然成了迟暮的老人,甚至有人把环境工程专业归为“四大天坑之一”。其实,时代的变迁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就像诺基亚的倒下,智能机的问世。不同的时代特征、发展特征决定了市场的方向,生产力已经从信息科技变为人工智能,所以带来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分工都会重新改变。

很多大学合并了土木工程专业,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本科招生。随之而来的是人工智能学院的降临。我们面临的时代已经悄然变化了,随着无人机的应用、机器狗的应用,未来人形机器人也会迎来突破,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们的确面临艰难的生存格局。

看不清未来时,就比别人坚持久一点。

很多老同事,脑子开放的创业了,为工程提供硬件产品,虽然市场一面红海但的确是刚需。还有的转型去了大厂,慢慢把自己塑造成了行业专家,从事大模型基础平台及应用的推广落地工作。还有一部分做编程的,本性内向无从转岗的,仍然在不温不火的公司做着技术工作。如果他们看过《逆行人生》,肯定也会对自己的现状充满危机感,但的确只能像电影的主人公说的,看不清未来时,就比别人坚持久一点。

坚持的久一点,是希望,也可能只是延迟的注定的结局。最近有听闻,某规划院的规划设计团队面临解散,是啊,城市化已经差不多了,人居环境已经很好了,还要去规划什么呢。所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不必抱怨社会。要增加能对冲时代变化的风险,作为个人,能够把自己的能力边界扩大,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扩大,如果行业要来革你的命,还能调转方向。


image.p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