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和iOS两个平台共同推动了经济和创新的发展,改善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
两家公司共同点:
1、两家平台及公司都极具新意。
2、工作方式也有相似之处。都尽量避开传统的市场调查,靠自己的能力去揣摩消费者的需求。
3、两家公司都将为消费者创造最棒体验作为重中之重。
不同点:在控制力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安卓关注开放平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以及如何驾驭这种开放带来的分裂。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安卓为操作系统的设备来制作并销售自己的应用程序。安卓希望,未来许多设备都能以安卓系统为基础来运行。
乔布斯正相反,他认为:只有对一切事物保持绝对控制,才能为消费者带来最棒体验。
由于安卓的强大平台越来越大,而乔布斯的封闭依然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1、乔布斯本人过人的能力。
乔布斯本身集合深厚的专业知识、艺术创意禀赋和经济头脑于一身,将美和科学完美融合。拥有“现实扭曲力场”(指结合骇人的眼神、专注的深情、口若悬河的表述、过人的意志力来扭曲事实以后达到目标的迫切愿望,及由此形成的混淆视听能力。安迪.赫茨菲尔德曾在《苹果往事》中用这词描述乔布斯强大气场)以及常人难以企及的直觉和洞见。
2、组织企业的方法:他召集一群创意经营,并指派世界上顶尖的创意精英管理,那么决策基本正确。
一、创新是什么?
在谷歌看来,创新不只是创造新奇实用的想法,还包括实践。
创新的东西不仅要新颖、出人意料还要非常实用。
(满足消费者提出的需求不是创新,只是做出回应罢了)
谷歌搜索引擎每年进行500多次改进。每次改进都都很新颖并且实用,但500次加起来就非常实用了。
二、了解环境9
谷歌在决定是否要去实践某个创新想法时,会用到一张简单的维恩图
1、这个想法必须要能影响到数亿人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2、这个想法必须提供一种与市场上现存的解决方法截然不同的方法
3、将解决方案变为现实的科技至少具备可行性,并且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
适宜创新的环境是创新的先决条件:
1、跻身进入大型或有潜力发展壮大的市场上。不要把眼光放在无人问津的市场上并孤军奋战,毕竟一个市场不会平白无故乏人问津,而是因为市场规模无法支撑其事业的扩张。
2、科技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因素。现在的科技将会以什么方式发展进化,现在的科技有什么不同?
三、首席执行官必须兼任首席创新官
有创意的人不需要别人来布置任务,而需要有人提供空间(创新环境),创新不可把握,无法强制,无路可循是基本特点。
创意开发过程:一个个想法冒出来,在混沌的创新环境中逐渐基因突变,最终蜕变。在这条路上,比较强大的构想逐渐吸引支持者,势能越来越大,欠佳的构想逐渐被淘汰。
单独设立首席创新官行不通,因为这个职位无法创造出一种混沌的创新环境。
公司要营造一个让各种创意因素以新奇的方式自由碰撞的环境,还要提供时间及自由让小部分创意进化和生存,并让余下的大部分凋零和消亡。
公司培养的混沌环境不仅要为创新者提供空间,还需要为其他人提供参与和成长的沃土。一个公司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创新之人,努力吸引第一个参与创新之人,并逐渐影响其他人。(第一追随者原则:在发起一个行动时,吸引第一个追随者时至关重要的一步)
乐观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否则怎能放弃安逸追求改变。公司雇佣的人不仅要有能够产生新构想的头脑,也要相信这些想法能够实现。
四、聚焦用户
要让企业获得持续的成功,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以外别无他法。
聚焦用户,赚钱便水到渠成。如果用户和客户两群体发生冲突,还是以用户利益为重。
五、往大处想
互联网时代仍拘泥于老旧的思维方式,所以埃里克经常用“你想的不够大”来激励产品经理和工程师。
往大处好的意义:
1、赋予创意精英更多自由,激发创意。仅仅通过“我该如何从头开始?”这个问题,就可以刺激你萌生从未有过的想法。
2、赌注越大,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3、挑战越大,越能吸引顶尖人才。巨大的挑战往往是吸引以及留住创意精英的强大磁场。(新名词:人力资本投资)
创意往往产生于“巴斯德象限”(新名词)中。
六、制定遥不可及的目标
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会把目标设定的看似具有较高挑战性,实际上又具有可执行性。
这里介绍一种OKR管理方式,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完备OKR不仅大目标,也确立易于衡量的关键性成果。
2、顺应“往大处想”理念,一个好的OKR虽然只能完成70%,要好过设置存在偏漏但完成率100%的OKR。
3、OKR需要打分,但不做他用,仅用于让员工诚实评价自己表现。
4、只有那些特别需要关注的领域以及不做出额外努力难以达成的目标,才能用得上这个体系。
5、OKR体系避免被竞争者牵着鼻子走,而让员工陷入平庸。
七、70/20/10原则——资源配置原则
70%资源配置给核心业务,20%配给新兴业务,10%投在全新产品(这部分产品虽然风险很高,但一旦成功,回报也是惊人的)上。10%资源配置之所以可行,还处于“创意喜欢限制”这个原因,资源的稀缺是激发创意的催化剂。
八、20%时间制
此种工作方式允许工程师拿出20%时间来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只要不妨碍正常工作。
这种制度的好处:
1、如果你想雇佣优秀的人才,让他们留下来为你工作,那在很多问题上让他们自己做决策。
因为这种制度给创意人员自由感,而不是一味听从别人布置任务。
2、谷歌创建“演示日”方案:一支团队用一周时间为新的构想建立原型,并且在周末之前向大家做原型展示。虽然这些原型大多止于演示日,但20%时间制最宝贵的不在于由此诞生的新想法而是人们在做新的尝试时所学到的东西。
要以创意为准则,不要奉等级为圭臬——乔布斯
九、创意无处不在
不仅来自管理者,也来自普通员工;不仅来自公司之内,也来自公司之外。
十、交付、迭代
新想法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打造一款产品,投放市场,观察反响,再设计加以改进,再重新投入市场。在此方面眼疾手快的公司才能成为赢家。
产品上市时,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和情感,我们很难让人对沉没成本视而不见,因此,在迭代时,领导者必须不计较之前的投入。
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同时,不要借助市场营销和公关宣传的手段。当把小鸟赶出鸟巢,不要给他佩戴喷气式背囊,而是让他靠自己力量飞起来。等到它们捕捉到一定升力,再进行投资。
不要把一款糟糕的产品随意推出市场,一款被吹捧上天的产品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到名不符实。
搜集产品方式多种多样。想办法让用户体验你的产品,利用信息反馈让产品更上一层楼。
十一、败的漂亮
1、所有失败的项目都会衍生有关技术、用户以及营销方面的宝贵信息。因此修改创意代替否决创意,仔细审视其组成部分,看看有无可能投放其他领域。
2、管理者的任务不是规避风险或防止失败,而是打造不会因风险和失误垮台的环境。
3、为好点子留出充足时间来酝酿,播下种子,让其生长。
十二、与钱无关
来自外部的奖励非但不能激发创意,反倒会将一件原本能带给人满足感的事情变成赚钱的差事,从而阻止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