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来袭,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

      

  你与夏秋的第 36 次遇见


 1 


有阵子我特别崩溃。


夜里给朋友发送了一则消息,大意是说自己愈发像个没有思想的人,忙得像个陀螺,转不停,而偏偏自己是需要经常停下来思考总结的人。


一旦少了自我调整的时间,我就变得焦虑,恍然失去生活的意义。


消息发送后,我想了想,选择撤回。


一是夜已深了,不确定好友是否熟睡,二是觉得这是自己在发牢骚,得到怎样的回复都对我没有何种意义,只不过是将这种坏情绪摊开,再过一遍罢了。


那天我像疯了一样看书,凌晨三点未眠,终于找到一些安慰自己的话。说是找到,倒不如说是自己想通,于是任由情绪与之共鸣。


那句话是这样的:所谓天命是一个人的擅长的事和喜欢的事的结合,即天赋和热情的交叉点。


天命其实和天职一样玄乎,起码在还未真正感受到天命的使命感之前,我是这样认为。

但我知道当下很多人,包括我,都会更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一点可以称作热爱。


很久前就牢记于心的“要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闪闪发光”,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那时候的热爱很单一,就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 

于是困惑来了。

我们在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往往是先入为主,以喜爱程度定了这件事的难易程度。

就像喜欢摄影,或许只是喜欢记录生活的美丽照片,喜欢音乐,或许只是喜欢沉静其中的感受。


当将摄影变成职业,需要关注的是成就一张照片背后的功夫,要真正成为音乐家,需要的是专业的技能与一颗真正了解艺术的心。

种种困难,在热爱的滤镜下模糊了,于是我们就足够坚定自信,说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要去过自己所热爱的生活。


入门、磨炼,于是渐渐感知到热爱的并非热爱的。


回到从书里看到的那句话,天命是一个人的擅长的事和喜欢的事的结合。我自然承认这个,并且也在努力找到拥有天命的感觉。


但我更多的解读是:找不到喜欢的事情也没有关系,热爱不一定要与职业挂钩。

我还解读出:先做擅长的事情,将擅长的事情做好,自然就会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喜欢上这种成就感。

以及这一种解读:做热爱且擅长的事情,其实也不一定要时刻保持热情。


一系列解读,其实是以书中那句话为契机,进行了自我剖析,而我的情绪也得到合理安放。

 3 

早些时候,我尚在渴望做热爱之事的阶段,我将这份职业幻想地分外理想,理想到觉得无所谓薪资,我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结果自然不尽人意,却也证明了一点:时间会证明一切,心智成熟后才更看得清事物全貌。

大约是到了某个年岁,正视了不如象牙塔的社会现实,并且明白热爱的生活方式与热爱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概念。


从前我将热爱的生活方式带入到工作选择上,但后来明白工作是需要热爱支撑不错,但更需要擅长来延续。


这种思维的转变其实来自于一种指引。

那是我转行后的第一份工作,配合教育机构的文案输出,那时晚归是常事,常常拖着疲惫身心赶上夜里的末班车,看着城市霓虹默默想:害!活活社畜本畜!


而自我质疑总是更多的,为什么这份工作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甚至有些亵渎自己认为的“写文事业”。

迷茫中不知该不该放弃,却偶然得到一句点醒: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是我们把每一次选择都努力做到最好。


现在看来,我当初会产生排斥的原因没有抵抗文案商业化,于是自觉地建立内心屏障,不愿意去写,于是质疑是不是不够热爱这一行。


 4 

如今我已经很少在这究竟是不是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徘徊,一方面是认为自己还是有一些热爱,一方面是在这上面得到过成就感,想着不如把它做成擅长的事情,再想热爱。


你看,其实这大概也就是心智的成熟,不再只是任性于想得到某件东西,而是会分析自己是否匹配,是否有能力拥有,以及判断出当这件东西不是想象中令你开心时,还想不想拥有。


但即使是这样,我依旧要时刻准备在复杂情绪中突围。

比如说最开始说到的崩溃。


“你不是喜欢这个工作嘛”

这是某一次向同事吐槽最近因为工作很心累,她回复我的一句话。


我未做更多解释。


但在某天结束深夜加班后,内心莫名涌现一股无奈。

是对自己的一种无奈。


我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变。

不是喜欢这份职业吗?不是觉得自己热爱这个行业吗?

为何偶尔有厌倦之感?为何会因此抱怨辛苦?


我将这种情绪写进日记,审视自己。那种愧疚与自责好像渐渐淡去,我开始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并非我背叛了自己。


 5 

总结的说,就是别神化了热爱,也别高估了自己。热爱确实让我们工作起来更有动力,但随着为之消耗的精力增多,涌现出的小情绪不该被判处死刑。


偶尔厌倦也没有关系。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心理指引。

其实很多事物都可以这样看待,比如情侣关系里,双方或许某个时间段都会产生“不爱”的心理,厌倦彼此,但又会发现这种“不爱”也走得特别快,只不过是偶尔因为生活烦恼叠加,使得我们将坏情绪带入一切关系。


当然了,这是我个人的见解。


但我知道,还没到使命必达的境界,就先做着让自己有成就的事情。允许自己间歇性奔溃,是因为我内心对我的工作与生活依旧有着无限期待。


怕什么,关关难过关关过,打赢了怪物,就得到了生活的礼物。

朋友在第二日问我撤回的是什么,

我说是不重要的事。

因为,重要的,我已理清楚。

希望你能如此。祝好。

/20210413期

◢ End◣

编辑|夏秋

假如再碰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个人公众号『一碗姜汤

驱万种悲伤,让生活别来无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