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无用论和学习能力
读书有没有用,是老问题。
很多人批驳“读书无用论”,但都没有批到本质。读书无用论的本质是,学习者不具备使学习有用的能力。最明显的就是,仍然有太多人没有对“读书”进行分类。
有的书是“颜如玉”,有的书是“黄金屋”。你在“黄金屋”里细细找了三圈,说根本没有“颜如玉”,你很失望。这不是书的问题,这是缘木求鱼。就像你向皮肤科医生咨询了一天,然后抱怨你儿子的感冒一点没好。
所以,读书之前,应该先确认自己的目的,然后选择不同的书,并使用不同的读法。比如,致用类图书,不用在乎是否读完,是否理清作者的逻辑、知识脉络,而应拆为己用,联系个人经验加以运用。
读书有用还是无用,关键在于学习者是否具备使学习有用的能力。
(二)知识付费与学习能力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知乎live”“分答小讲”“得到”“在行”等应用纷纷上线,“喜马拉雅”“豆瓣”“微博”也都推出各自的知识付费模式。
据《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称,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开始为新媒体内容付费,15.6%的用户有付费意愿但还没有付费行为。
“过去一年中看似火爆的‘知识付费’,其实是由用户的焦虑、恐慌和好奇心驱动的。”
——转自微信公众号“三节课”,作者:黄有璨
2017年3月,“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披露,“得到”总用户数为558.48万,日均活跃用户为45.45万,专栏日打开率为29.3%,也就是说,学习者虽然花了钱,但每天听课的占比不到三成。
大部分人认为自己需要知识付费产品,但又无法从中获得价值,而这并不影响消费者继续付费,因为这些人并不能识别知识,也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些知识。换句说,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缺乏哪方面的知识,所以那些面对大众且未必有深度的知识必然大受欢迎。
很多知识只是长得像知识而已。
很多人也只是装作很爱学习而已。
(三)伪学习与真正的学习能力
新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热门的学习课题一一“昨日全民学创业,今日人人树IP",比如流行的学习工具一一“手机让接收信息空前便利,同时信息质量大幅下降"。
这两年,读书似乎又热了起来,同时各种在线学习资源越来越多:MOOC(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类公众号、在线微课、在线训练营和各种大v等。但信息越多、越繁杂,人们就越需要真正的学习能力,越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大部分职场人在学习时“听听激动,想想感动,过后不动"的问题本质上没有改变,只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了。
以下是4类常见的伪学习,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儿。
第一类伪学习——追逐各类“干货”,无论干货的表现形式是20分钟音频、10分钟视频,还是PPT(演示文稿)或者思维导图。
第二类伪学习——追捧各类“大神",想当然地觉得听了牛人的分享,自己也会变牛,而且也没有能力辨别那是真“大神"还是“跳大神"的。
第三类伪学习——崇拜各种“新知",最喜欢《失控》《从零到一》《人类简史》《大数据时代》这样高屋建瓴的图书,看到“你从前对职业规划的认识都是错的"这样的标题就赶紧打开,碰上从量子力学开始讲创业,或者从脑科学出发谈沟通的文章,能兴奋得浑身发抖。
第四类伪学习——沉迷于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对这类人来说,勤奋、坚持,以及读书、听在线课程的数量本身就是意义。有人奔波于各个社群,有人参加各种训练营,有人立志一年读50本书,有人坚持每天打卡背单词…….
那么,对于成年人或职场人来说,怎样实现真正的成长呢?
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供接收的信息量空前泛滥,但能否真正地通过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还在于学习者自己:
第一,学习者是否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可以拆为己用,可以处理信息,可以解决问题。归根结底,学习者是否能够达到知行合一。
第二,学习者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反求诸己,可以触类旁通,可以举一反三。是否可以不断升级,最终成为专家。
(四)拆书法与拆书帮
自2009年起,我开始在一些企业尝试提升学的能力、学的方法、学的兴趣、学的效果。这一尝试从表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从工具到方法,逐渐完善形成一个体系。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拆书法分为供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供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通过运用‘便签学习法’六让人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依靠"RIA现场学习"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以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如果你因好奇而翻开这本书并读到这里,不妨带着两个问题开始接下来的拆书法之行。
第一,生活、工作和学习总有那么多问题,你选择怨天尤人,还是反求诸己?
第二,对成年人或职场人来说,需要具备的能力太多了,那么优先提升哪项能力会带来最大、最持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