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吧!冒险是不敢冒险的,顾忌太多以至于不敢轻试。顾忌什么?说不明道不清。对于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童年时朦胧感觉到家中的经济情况与别的同学的差距使我缺少许多的勇气和魄力,太多的人跟我强调高考的重要性,这足以寒我之胆而使我不勇往直前。
母亲与我同样只求安稳,望我选择省内师范专业以确保毕业以后可以顺利找到工作。老一辈的人觉得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便再无其他忧虑,父亲的这种思想尤为根深蒂固。也许是因为他一生都漂泊无定才特别希望我能够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其实我的内心住着一位文艺青年。因为当我在小学的时候,我便开始写一些东西,全班同学几乎都在写,每天作业写完以后写一段然后相互传阅,文笔幼稚,但胜于故事内容天马行空,颇为有趣。上了初中以后,我遇到了一位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当时的语文老师很亲切,给了我许多鼓励,他的讲课方式十分生动有趣,是第一位带我真正进入古代文学的人。他会常常推荐一些经典文学给我们看,像沈从文的《边城》、钱钟书的《围城》、余华的《活着》、姜戎的《狼图腾》等都是那个时期曾深入研读过的书籍。那时沉迷阅读,极少动笔写些什么,如果真的有写些什么,也只不过是应试作文了。高中时期学业繁重,兴许连阅读都舍弃了,但偏在那时迷上了娱乐性小说,小说内容大多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满足了我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一些情感欲望。有时候想要动笔写些文字的欲望极强,但是当我认认真真坐下提笔去写,却又不知道写些什么,大多都是无病呻吟。
高三那年,我们班突然换了一个生物老师,上课方式得到了全部同学的青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与高中生物课本上全然不同的科学世界。或是受这位老师的影响,高考志愿大致是生物教育、科学教育之类的,最后确是上了生物工程。令我讶异的是班上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生物方面的专业。
我的大学生活并不如意。每个学期都在认真学习,微生物学、药理学、发酵工程、制药工程等大多是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结合,课程内容大多深奥与枯燥,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了,怎么也引不起兴趣。
大学的导师对于实验室的资源分配也颇为不公,不受老师的重视也使我郁郁寡欢。我开始接触到了社会的现实,我这样内向且不会说话讨好他人的性格与周围格格不入。无法及时抓住机会、无法根据环境改变自己……我恨之深深,内心的叛逆便被培植了。经常被室友拉去听考研讲座,听了许多硕士、博士研究生最为前辈的建议,他们都支持,甚至劝我们继续深造,我的内心不以为然,迷茫,只能用迷茫来形容,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
我的内心深处又讨厌这样的自己,有些感受和想法无法说出口,也不知道与谁说,压抑越积越厚,有时只能深夜在梦中哭泣得以些许释放。终于想到多年前看书时的快乐,急急忙忙奔向图书馆借了一些文学作品,希望能在阅读中找到一点希望和一条出路。
我在这条路上寻找,不知能否成功,我只知道不能停止,我要找到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