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869天。
英国的历史学家G.M.特里维廉说,历史不应仅是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历史呢?
今天,对每个人而言,历史的舞台在扩大,生活越来越复杂,但是复杂并不意味着趣味更多,他也在滋生着偏见与乏味。
读历史可以使我们跳出自我的藩篱,也不会沉浸于本国历史的光辉盲目自豪。同时,它也有助于培养热情,富于趣味的头脑。
读历史还能让我们的孩子有代入感,让他们去思考,当他们处在历史人物的位子上,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或者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这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可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对小朋友来说,要想搞清楚夏商周这些朝代,谁在前谁在后已经很不容易了。就更别提复杂的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就算是我们这些家长也未必能全部说得清楚。
但是我们一直在口口声声说历史长河,历史长河,却没有一个直观的东西告诉我们历史长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条历史长河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自己了解到的历史就是碎片化的,怎么能给孩子展现出一条完整的历史长河呢?
这本奇书《中国历史长卷》就真的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给画了出来,这个长卷比我们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图式化的设计,特别直观生动。
在这里历史就不再是片段了,而是呈现出一种流动与整体性。可以一眼看到一个朝代是何时出现的,又在何时被另一个朝代征服和取代。而且你也可以直观地看到他在我们5000年的文明史中占据的位置。
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中国历史错综复杂,重要的事情那么多,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历史脑图呢?
这本书就是历史脑图,它不仅有历史的骨骼,而且还尽可能地填充了一些血和肉。比如,一些重点的历史事件就标注在这个长卷当中。
首先,它给你建立了一个时间轴。每一百年为一段,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朝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在什么时候结束的。你会对它有一个基本的宏观的印象。
其次,它可以比较直观地呈现每个国家的实力。比如代表秦国的那条彩色的河流,之前一直是细细的一小条。在战国七雄当中一点儿都不起眼,然而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实力大幅增强,代表秦国的河流也随之变大。后来各国的河流都融入了代表秦国的河流当中,就像征着秦国统一了全国。这样,孩子就更加容易理解当时的历史形势了。
第三,它不仅仅只是限于政权的变迁。政治、文化、娱乐、文物等等各个方面它都有所涉猎。并且它会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去展现一个时代的鲜明特点。
比如说在春秋时期,人们非常喜欢《诗经》,孔子也曾经说过“不读诗 无以言”,所以他们就选用了申包胥泣秦庭这个故事。当时吴国攻破楚国国都,楚国的贵族申包胥去秦国求助,但是秦国却不愿出兵帮助他们,申包胥在秦庭外痛哭了七天七夜,滴水未进,终于感动了秦国的君主,但是秦国人并不是直接答应申包胥的请求,而是以一首“无衣”回应他,用“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来表达同进共退的决心。
这本书还有一个姐妹篇,是步印出版社之前出过的《世界历史长卷》。出版之后受到了大大小小读者的热烈追捧。他们就想,我们中国的历史渊远流长,为什么不能够做出一本书帮助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人,来理清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呢。
有了做《世界历史长卷》的基础。按理说这本《中国历史长卷》成书应该说非常简单了。可是事实上,为了编撰这本书,步印文化专门成立了一个十个人的团队。历经了两年的时间,这本书才最终呈现出来。为什么这本书会有两年这么长时间呢?
首先,他们会让团队里的每一个编辑负责一个时代。编辑需要去了解该时代的所有的著作,然后从中选择出来,最能够反映出这个时代特点的300个故事。然后整个团队里面的人会聚在一起去讨论。经过了无数次的精心筛选之后,每个时代留下大约100个故事。他们力图通过这100个左右的故事来反映整个时代。这样的内容创作是不是很吸引人呢。
这本书把我们脑子里那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形成了一个个简单的图形。这些自然生动的线条,全部都是美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一笔一笔,一点一点儿地手工绘画出来的,而且比线条更重要的是书中所配的插图。
这些插图都是插画师们一点点画出来的,为了保证让读者能够看到真实,正确,美观的插图,他们的每一幅插图都作了严格的考据。包括人物的形象,衣着,武器的形状,房屋的样式等,粗到阵势的排列,细到盾牌上的花纹,每一个细节的背后,凝聚的是整个团队的心血。
给小朋友们看插图,就一定要找这种水准比较高的插图书了。有一个理论是这样的。如果孩子从小接触和美相关的东西。那么,当他长大以后,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追求美,创造美。
而且这本书里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小惊喜。比如,它很贴心地用不同的小图标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文学著作,科技发明等等,全部都标记了出来。还有很多很多的小惊喜,一起在亲子共读中发掘它们吧。
和孩子一起阅读历史要先做好准备哟。比如,可以从成语故事,名人事迹等等这些方面入手,而且如果孩子对某个朝代或者某件事情特别特别的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带他去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如说和秦国崛起有关的《大秦帝国》,和三国有关的《三国演义》,和明朝锦衣卫有关的《绣春刀》等等。
这些影视作品虽然有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一个了解断代史的好工具呢。通史对于孩子来说,坚持读下去还是很困难的。断代史相对来说就简单有趣些。一点共读《中国历史长卷》建议分享给大家。
在家里可以和孩子打全本书在地板上展开,和孩子一起趴在书上,沿着历史长河一路漂流下去。首先,可以和孩子把书合上。比起默写长河当中的时代变迁,看谁写的多,看谁写的对。
其次,可以和孩子一起评选出中国历史上十大伟大的帝王,并且说出理由。看看最后孩子选的都是谁。相信和你想象中的很多的排序会不一样了。
第三,还可以让孩子跟你讲讲他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问问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人。也可以给孩子讲讲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历史人物,互相交流起来。
第四,在看书的时候,还可以拿出纸和笔和孩子一起画画,一起画每个朝代的人物关系图。比如说赵匡胤,就是郭威的部下。他干掉了郭威干儿子的儿子,当上了皇帝。
你会发现这些历史人物都变得相互有关联,而且都有相似性。孩子们看得多了,就能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历史规律。他对历史就更有热情,更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