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后来的我们》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刘若英的一首《后来》,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
近年来,各种关于初恋题材的电影纷至沓来。《再见前任》《后来的我们》《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情书》等,而这一题材总能引起吃瓜群众的兴趣和关注。在这个人情淡漠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什么比初恋更加纯洁和美好呢?
由刘若英执导的《后来的我们》上映以来,引起了不少关注,虽然豆瓣评价并不尽如人意,但还是戳中了影迷的泪点。
剧中的见清和小晓也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从邂逅到相识相知相爱,从摩肩擦踵的春运大军到两人在出租小屋里一起吃泡面,勾起了80后一波一波的回忆杀。不得不承认,那时他们的爱情是美好的,甜蜜的,幸福的。就算住在几平米的出租屋和地下室,也能欢天喜地。
两人彼此相爱,彼此信任,彼此都认为对方是最棒的,一定能够成功。然而,却在不经意之间,他们把爱情弄丢了。
有人说,再美好的爱情在脆弱的物质基础和面前也变得不堪一击;有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有人说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
小晓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见清也知道,而且知道的太彻底。在残酷的现实和卑微的自尊面前,见清被击垮了。以至于小晓跟他说完分手摔门而去的时候,他反应过来后追到地铁站眼睁睁看着最爱的人擦肩而过却没有勇气跳上地铁去挽救这段爱情。
我觉得,之所以分手,不是因为不爱 ,而是因为太爱了,只是不知道如何爱罢了。剧中有一个片段,两人分手后,春节期间见清因为对年迈的父亲不太有耐心,引起了小晓的不满,小晓转身离去。
见清想挽回小晓,在两人对话中见清说道“我一直朝着你想要的生活在努力,一直努力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现在我们有钱买房了,还要我怎么样?”
看到这里心里有种莫名的伤感。见清不懂小晓的心,他错以为只要有钱了,有房子了就能挽回一切,而天性敏感的女人,她需要的是安全感,是始终如一细致入微的爱。
就这样,他们渐行渐远,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直到十年后两人再次偶遇,那种五味杂陈的心情可想而知。小晓曾说:“如果两人分手了,就不要再见了。”但是当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珍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已经无法掩饰。我相信,他们仍是相爱的。
他们或许在想,如果两人当时再坚持一下,如果见清当时跳进了地铁,如果两人更成熟一些,如果不跳进世俗和虚荣的陷井,他们会不会能够幸福的在一起。
然而,生活中没有如果。如果说那么多假设都成立的话,那么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正是因为错过,才觉得无比的美好。
后来的见清和小晓终于释然了。剧末小晓读着见清爸爸的那封信,脸上散发着会心的微笑,一切都释然了。
杨绛先生曾说:“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