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方法论,而是走出内心舒适区」
1
心理学将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状态,分为三个区域:
1.舒适区:是我们得心应手、熟悉的环境、事情、交际等;
2.学习区:是接触很少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里面充满新颖的事物;
3.恐慌区:是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的区域。
我们经常谈论的终身学习,就是进入学习区和恐慌区,形成新的舒适区,即扩大舒适区。
本文主要从认知和行为两个维度进行讨论。
2
谈到认知,我们常常会关联到“格局”二字,所谓的认知格局。
关于格局,笔者一般用类似长方体的格子来联想,对着我们的那一面,就是我们的视野,视野面(或称视野广度)背后,就是视野的高度/长度/深度。类比「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那么:格局=视野广度×视野深度。
近来,事件频发,惹得一大票吃瓜群众应接不暇。较早之前的Metoo运动,及近日某电商大佬的负面新闻事件。这些事件后,各路媒体和观众各表各的观点、各站各的队,有人直呼三观崩塌。或许我们可以像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所言,别急着下结论,把细节存放在记忆的柜子里就好。有兴趣的可以吃吃瓜,权当缓解下工作的疲惫或者茶余饭后的谈资。至于事情的真相如何,还是请人家公检法系统继续不辞劳苦吧。
天才费曼曾在书中回忆说:父亲还教给我一样物理以外的东西,那就是对大人物的不敬之心。人都是多面综合体,无论是名人甚或是热衷慈善的名人,或许我们效仿下费曼爸爸对名人的平常心。
这些事件中,一些毫无逻辑的阴谋论居然获得不少点赞数。让人不由想起前段时间中国「芯」事件时,不少阅读量极大的「某某震惊」体、「某某慌了」体。类似没有逻辑、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论、阴谋论,几乎可以解释任何事情,真是分分钟上天的节奏,但若是想有自己相对明晰的认知,建议还是尽早远离。
提升认知,首要是学习学习的能力,思维思维的能力,只能在构筑了对的底层认知后,才能前行的更远。
我们经常会遗憾、无法接受甚至痛恨自己曾经的某些想法和行为,觉得太过幼稚、可笑甚至愚蠢,我和闺蜜们就经常聊起曾经在护肤方面的无知和误区:若是早点知道,现在皮肤就不会有斑,会多白多好......
或许这就是我们都无法避免的「知识的诅咒」: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其实,或许每每我们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应该就是我们认知水平有可被感知程度的提升了,即舒适区的认知边界外延。深感安慰。
3
提到「行为」,我们可能立马联想到自律。都知道饮食清淡、多运动、规律作息好,平时看到某些干货文或者励志文时,可能会热血沸腾的许下诺言:看完这篇文章,我就去......真的就去跑了十公里,跑完后自豪满满:我也可以做到!
然后,三天后,就没有然后了。emmm~很不错的壮志仍凌云的假象。
更甚者关闭文章后,直接再打局王者、来盘“鸡”、刷个抖音和朋友圈。于是就有,道理我们都懂,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种种结论。
耳熟能详的道理,我们知道的都不少,真正去做的,能做到其中的60%,已然不多;能做到80%的,更是寥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并不完全决定行为,也就是说,意识和行为有时候是背离的。更何况生活大多时候不会因为你做到了其中的80%,就给你80%的回报。
制作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实践以养成习惯;或和想成为的人在一起,类似「孟母三迁」(毕竟若是自律随时随处可行,各色学区房又怎么会成为精英阶层和中产们趋之若鹜的对象?),找到相对理想的「外环境」,从而让学习、运动等行为临近舒适区边缘,更能坚持。
4
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认识是认识变化的函数,行为是行为变化的函数,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回归系统”。个人之见,反身性或许可以解释为: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又反过来改变认知。
终身学习,就是通过行为以促进认知水平的提升,认知水平又进一步强化行为,从而不断扩大我们的舒适区。我们可以多学学钢铁侠常提的「第一性原理」,也就为了实现目的,过程中选择做什么、做的先后次序等都要以最根本的原则为出发点。不让我们的“拥有/存量”成为负担,尽量减少沉没成本的影响,甚至让「沉没成本不是成本」的理念融入我们的血液。
道理我们都懂,而且懂得很多,但是还是行动不了,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熟知非真知。真知决定的行为尚远远不足百分之百,生活对行为的回报比例也不会达到100%。
对于只有时间和精力可以作为资本的我们,持续吃苦、保持学习是必须的筹码。最后,分享老俞的一段话:
人生的错误要么选错领域,要么是算错了数学概率,要么是反复的次数不够多,要么是经不起折腾。
「所以,吃苦,可能是最核算的、可以反复押上的筹码,尤其适合年轻的人生赌徒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