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札记 1】
自有文字以来,首见地动载于《竹书纪年》”夏帝发七年泰山震。”
十五年一晃而过,惊觉08年地震已过多年,遥想当时之事仍沉痛悲怆。
初遇大灾余年岁尚幼,于小学习书,震感来时举班皆惧,唯老师尚可静而自持,沉思片刻,引学生有续撤离教室于操场集合。
过往之事已难以详叙,脑中只忆得母亲慌忙赶往学校领我与堂弟走,其余同学也皆被家长带回,彼时甚至未曾挥手作别。
老师登记名字一一送离手中学生,而待我走之时,剩余同学是否尽数为父母接已不可知。
此后多月,再未归校。仅于电视中窥得灾祸之重:地覆房塌处悲、流离失所者众、抢险救灾员多,一切都被笼罩在灰色当中。
我与身边亲友虽不处于震心处,也同样深受戕害。当时居于小镇廉价瓦房中,父母与租友恐夜深遇房坍,便与左右邻舍商议同行至一开阔公园,卷一凉席幕天席地而眠。此生首次露营于郊便是如此。
回忆中,当时智能手机尚少,至少吾家未有。而身有父母亲友在旁,恐慌之心渐平;与友谈心而寝,竟也可眠。今朝想来,虽外界惶惶内心忧忧,但父母安友人伴,其心仍有可慰。
数周后,天凉,同行收席回家;数月后,灾减,众人相扶而慰。那一年,所有人都承受了太多苦难。年幼如我类,随长辈游离于房外不得归;年长如父母辈,忧心老小安危与生计不得松懈;而震心之处者,所遇所遭所泪更甚。
往事不堪回首,受害者、救灾者、捐赠者携手努力,流出和留下的血与泪太多太深太重。每每临近5·12时,灰色的记忆便如风暴般席卷:我思我友不得相见、我痛众人愁容流离、我悼所有罹难同胞。
愿无灾无祸无忧。
——木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