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木渎来,江南春常在

文图/应志刚

江南的冬天最难熬,闲坐家中,无处不在的阴冷,即便裹紧了棉被,依旧如坠冰窖。

何以解冻,唯有旅行。将自身放逐于天地风月之间,才是正确度过江南寒冬的唯一方式。

天下风情,七分在江南。若遇晴阳,江南处处皆是春。

冷空气吹散了雾霾,纯净的光打在树梢,打在花丛,打在漫山溢开的红黄蓝绿,丰富的色彩映入眼帘,几分欢喜在心头,恍若初恋重现。

昨日晴风暖阳,呼朋唤伴游山去。

姑苏的山大都不高,不用咬牙切齿累出一身酸痛。老人们背着手,悠哉悠哉,半日便可来回。

话说城西有一山,唤作穹隆,山高300余米,为太湖东岸最高峰。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外人提及,苏州人翘一翘大拇指,甜糯吴音自舌尖生出,“穹窿山蛮灵咯!”

这不是诳语。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次次都要踏足穹窿山。

山脚有一湖,原名不详,今人称为御湖,接连苏福运河,乾隆乘龙舟至此,方始登岸游山。湖面宽阔垂柳拂岸,遗有龙涎瀑布、迎驾亭、应天阁、御膳坊、徽派民居等古迹。穹窿山倒映湖面,更显逶迤清秀。

野史说,乾隆是来穹窿山寻访他的生父陈阁老的。为了印证,当地人会拉你去看一处山泉。

乾隆登山的御道旁,有一泓数百年涓流不绝的泉水,形似双膝跪地砸出的印痕。当地代代口授流传,这是当年乾隆跪拜上苍祈求父子早日相聚所留。

常人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贵为天子、真龙在世,乾隆这一跪硬生生跪出一泓清流,倒也令人动容。百善孝为先,后人便为乾隆在泉水旁建了座亭子,叫做慈孝亭。

沿御道上山,林间润泽有草木清香,阳光透过密林,氤氲出恍若仙境的光影。

林中有仙翁。山门之北有一泉,相传神农时代的赤松子在山上取赤石脂炼仙丹,用此泉水清洗药草,故名丹泉。

踏着赤松子采丹石的足迹,登临三茅峰,香火袅绕仙乐阵阵,正是上真观所在。此观始建于汉平帝元始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道观宏伟,殿宇依山而筑,占地数百亩。清顺治、康熙都分别赐额和亲临上真观,乾隆六下江南六次驻跸上真观,一时荣耀无比,成为江南的道教中心。

拜别真人,还可前去礼佛。

沿路前行,逶迤至宁邦寺。恰逢正午,阳光从山门的檐角蔓延而来,星芒万丈好似佛陀降临。

宁邦寺始建于梁代,时称“海云禅院”。南宋绍兴十二年,抗金英雄岳飞被秦桧谋害,部将韩世忠看破朝廷的腐败,隐退到苏州市的沧浪亭,其手下六位将军跟随而来,在穹窿山隐居参禅。

他们虽然看破红尘,却心系国家安宁,由此将“海云禅院”改称“宁邦寺”。

寺内供应油润甜香的素斋面,吃饱肚子再去攀爬落差百余米的578级台阶,参拜长18.8米,高3.8米江南地区最大的唐彩大卧佛,更觉佛相庄严。

继而登临山顶的宁邦精舍,在和煦的阳光里,点一盏上好的碧螺春,远眺太湖美景,舒服地想要闭上眼睛打个瞌睡。

旧梦依稀,恍惚少年时光。

从书店租了“闲书”躲入山间饱览。他年若是得名扬天下,会否也像朱买臣一般,后人将我曾躺窝读书的那块岩石,唤作“读书台”?

穹窿山上有一块长约2.5米,高约1.3米、宽1.5米,长方体的磐石,上刻有“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之处”。

这个“朱公”就是西汉名臣朱买臣。

朱买臣出身贫贱,却酷爱念书,外打柴或卖柴都背着竹简制作的一捆捆书,因为妻子的讥笑和责骂,只能在上山砍柴时,坐在“读书台”偷看,等到回家时再把书藏于石头底下。

朱买臣飞黄腾达之后,人们将此石唤作“读书台”,其自幼生活的地方便被称作“藏书”。

在穹窿山提到读书人,终究绕不过兵圣孙武。

整座穹窿山,除了宗教、帝王文化,围绕孙武展开的文化旅游占据了主要部分,有孙武苑、茅蓬坞、孙武文化园、孙武书院等诸多景点。

其中,孙武苑所处的茅蓬坞,是苏州西郊山区最深、最原始的山谷,自然生长着217种珍贵树木和151种中草药,空气中富含负离子,据测试是一般居室的400—500倍。

孙武草堂是孙武当年撰写兵书、与好友饮茶对弈、锄地种菜的地方。穿过一道篱笆门,几间茅屋映入眼中,屋前有一泓清泉潺潺而流,源出绝壁,以竹筒相接,唤作智慧泉。

相传当年孙武到了穹窿山,喝了这泉水后顿觉神清气爽,自此定居下来,完成兵书13章。

沿着茅屋右侧拾级而上,就到达了孙子兵法碑刻廊,占地1300多平方米,呈“回”字形,正面廊墙以黑色大理石铺就,高4.8米,长19.3米,上刻《孙子兵法》中文碑文以及一帧孙武子线刻画像。

廊外的高台上,坐着一尊“兵圣孙武”著书的青铜雕像,展示了孙武写兵书时的神情。

铜像的背后,有一座坐北朝南,根据殷墟小屯妇好墓和战国时河南辉县三座享堂的残存样图设计的,具有显著的春秋时期建筑风格的“兵圣堂”。

“兵圣堂”里面的造型和结构都与孙子兵法有关,在它的屋顶有只青铜凤鸟,即代表了兵圣堂在当时的地位,也体现了四面凌空,四面开门,四周有廊的春秋建筑风格。

带着午后的慵淡,裹了一身林间的香氛如醉般下山,驱车十分钟,便是那座积淀了千年江南风情的木渎古镇。

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并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作为沟通苏州城和浩淼太湖的交通枢纽,木渎是名副其实的太湖门户,在明清时期,木渎即是苏州城西最繁华的商埠。清徐扬所画《姑苏繁华图》,一半内容刻划都是木渎景致,可见当年盛景非凡。

木渎古镇鼎盛于清代。乾隆六下江南,六次来到木渎,与他的老师沈德潜吟诗唱和,与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娱,在此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说。

木渎古镇严家花园有一棵250多年的玉兰树,就是乾隆当年亲手所植。

这个受到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童俊等人倍加推崇,称其为苏州园林之“翘楚”的江南古典园林,曾是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

私家花园虹饮山房,是木渎文人徐士元故宅,曾用作乾隆的行宫。

此园占地广袤,建筑大气,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它园林,园名由大学士刘墉所题。

在虹饮山房门前有个码头,因乾隆每次在此弃舟登岸,被人们称为御码头……

可以说,到了木渎古镇,你不经意间摸到的一块石头、一把椅子,都可能是皇帝曾经接触过的。

古镇依山傍水,园林众多。虹饮山房、严家花园、古松园、榜眼府第,在古镇节次排开,你可以选择进或是不进。

进去,是一场场拂面而来页面发黄的浮华记忆;不进,不妨碍你悠然而行,街是风情,你是风景。

而在这样的冬日,在香溪岸的初见书房点一杯清茶或是咖啡,听窗外船娘唱着艳情的词曲,摇橹船吱吱呀呀划过。

时光有些恍惚,晒了一天太阳的屋子很温暖,绿色的枝蔓缠绕着书架,老式的留声机放着淡淡的老歌,没来由地想起初恋的她来。

应志刚:浙江宁波人。

任职媒体20载,曾任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人民网苏南频道新闻中心主任、中国日报网江苏频道总编。2015年创办苏州博采众创传媒有限公司。

旅行达人:乐途灵感旅行家(2018年度央视形象代言人)、同程旅行家、驴妈妈旅行达人、途牛大玩家、中国国家地理网专栏作者等。

文旅作家:已出版《混在美女如云的日子》、《最高使命》、《突然有了乡愁》、《散落一地的温柔》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372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6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41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57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7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25评论 1 29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2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87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10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33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90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11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0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5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1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9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77评论 2 35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