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原著《侠隐》读书会活动。
喜欢看电影。
有一句话说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我想看电影一定是很好的方式之一。我们可以在电影里欢笑流泪,感悟不一样的人生。俄罗斯著名导演安得烈.塔可夫斯基说,电影可以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让我们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擦身而过,让我们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
(读圆明园废墟选段)
刚才我读的一段是李天然按照师嘱每月初一去圆明园废墟等待同门的情景,通过对废墟场景、物件以及李天然的动作、心理活动等一系列的描写, 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紧张焦虑忐忑。各种不安,各种猜测,同时又有着深深的担忧。可能会见到师叔,也有可能会见到师兄,也就是杀师血案仇人,这种感觉太磨人了,让等待显得尤为漫长,又因为黑夜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营造氛围,给接下来的故事渲染和铺垫)
今天我们要讲读原著和看电影的关系。我想那一定是有区别的。文字看到的是一些间接的场面,相对影像更易表达一些抽象逻辑关系。而电影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直观的画面,对一些心理活动的展现,难度会大一点,一般会通过音效来加强。一会观影的环节,我会注意一下李天然等待的这个过程是怎么呈现的。(结果影片里根本没这个环节,也没有玖德师叔,可能师叔出现不久就死了,影片里没必要出现了。小说里是通过五年后李天然向师叔述说,呈现当时师傅一家被杀的情景,电影中是一开始就直接呈现的。)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有喜怒哀惧,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刺激不同有所变化。我们有时候看电影,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一种什么状态,完全表达不出来,虽然身体会有症状,手心出汗,头皮发麻,鼻眼酸涩,心慌意乱。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
读原著和看电影有不同但又可以很好地相互补充。这种不同,就像是你谈恋爱的对象,昨天一起看世界杯,你发现他的足球知识特别丰富,今天你又发现他歌唱得非常好,但这都是同一个人。有时候我看电影,有的地方没看懂,那我就回去看一下原著,或者网上搜一下,看一下这个电影的文字介绍,一些疑问就明白了。有可能你读了一本书,后来这部书被拍成了电影,你又去看电影,对这一著作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理解,我觉得这都是不矛盾的。
当然我们可以只读原著,或者只看电影。很多东西只有超出想象,才会让人震动和难忘。说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我想有1000个观众可能也有1000个李天然吧。
《侠隐》这部小说有老北京的市井描写,有东西文化碰撞融合,其实文化是什么,就是穿什么,吃什么,喝什么,出现问题怎么应对。李天然穿着洋服,喝着加冰的威士忌,想着复仇,你告诉他要用法律解决。蓝青峰说你的家都没了,你报仇还有什么意义。危急的时候,李天然需要一个美国人的身份、职位做掩护。是啊,又要老套了,我需要祖国这个强大后盾,国强才能民安。
每一个人的心里有着一个侠客梦。让我们跟随李天然一起飞檐走壁,寻觅爱恨情仇,匡扶正义,一决国仇家恨。
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你看到的世界。
你的浩瀚有多大?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