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的质询/响应认证框架
认证协议与首部
HTTP 通过一组可定制的控制首部,为不同的认证协议提供了一个可扩展框架。
步骤 | 首部 | 描述 | 方法/状态 |
---|---|---|---|
请求 | 第一条没有认证信息 | GET | |
质询 | WWW-Authenticate | 服务器用 401 状态拒绝了请求,说明需要用户提供用户名和密码。 | 401 Unauthorized |
授权 | Authorization | 客户端重新发出请求,但这一次会附加一个Authorization首部,用来说明认证算法、用户名和密码 | GET |
成功 | Authentication-Info | 如果授权证书是正确的,服务器就会将文档返回。 | 200(基本认证没有此首部) |
基本认证
我的这篇博客里面,有对HTTP基本认证的一个示例。
摘要认证
基本认证便捷灵活,但极不安全。用户名和密码都是以明文形式(只用Base64编码进行了扰码,没有任何防止用户攻击的手段)传送的。
摘要认证的改进
摘要认证是另一种 HTTP 认证协议,它试图修复基本认证协议的严重缺陷。具体来说,摘要认证进行了如下改进。
- 永远不会以明文方式在网络上发送密码。
- 可以防止恶意用户捕获并重放认证的握手过程。
- 可以有选择地防止对报文内容的篡改。
- 防范其他几种常见的攻击方式。
网上有很多文章详细介绍了摘要认证,这里我就简单的说明一下摘要认证是什么原理,怎么改进了基本认证的缺陷。
首先基本认证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在请求中使用了Base64加密来传输了用户名和密码,Base64是对称加密,也就意味着如果有人截获了请求,那么就相当于用户名和密码全部暴露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所以摘要认证的基本原则就是绝不通过网络发送明文密码,而是发送一个密码的摘要信息来取代密码,并且这个摘要信息是不可逆的,也就是我们需要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例如md5加密。比如客户端需要加密的信息是hello world
,经过md5加密后请求发送的是5eb63bbbe01eeed093cb22bb8f5acdc3
这一串密文,任何人截获到这段密文是无法反推回hello world
的,然后服务端收到这个密文后。他先去数据库中找到你存储的密文hello world
(当然是根据你传过来的未加密的用户名来找的,我们省略了没说),然后服务端也对hello world
进行md5加密,对比加密后的字符串和客户端发过来的,当然一样啦,那就验证通过了。
当然,这里会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黑客截获了摘要信息和密码一样好用,他只要伪造请求,然后把摘要信息再发给服务端就照样可以为所欲为了。那么怎么办呢?加随机数就可以解决。服务端第一次发一个随机串randomStr
给客户端,当然,服务端自己也记下来我发了这个随机串给客户端,然后客户端拿到randomStr
后,附在密码后面再执行md5加密,然后再把密文发给服务端。这时候就很好了,服务端也是会先把随机串附在密码后面,然后md5加密得到密文,来和客户端发过来的比较。但是现在即使这个密文被截获了也没用,因为这个密文是根据一个服务端的随机数来生成的,而这个随机数服务端可以设置每次请求或者每一毫秒都不一样,而黑客却无法得知。
示例:
说了这么多,不如举个例子来演示一下摘要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样更容易理解这个东西。下面我就来带大家算一下这个摘要。
这里我用Node
起了一个简单的HTTP服务,在/digest
上加了一个简单的摘要认证。
if (req.url === '/digest') {
if (!req.headers['authorization']) {
// 这里很粗暴,如果客户端请求头中没有`authorization`首部,则直接401请求进行摘要认证,记住这里的`realm`和`qop`和`nonce`,后面计算摘要的时候会用到
res.writeHead(401, {
'WWW-Authenticate': 'Digest realm="blog.csdn.net" qop="auth" nonce="C1A5298F939E87E8F962A5EDFC206918"'
})
res.end('no permissiion')
} else {
res.writeHead(200, {
'Content-Type': 'text/plain'
})
// 如果请求头中有`authorization`首部,则显示出来,便于我们一会儿拿来计算摘要
res.end(req.headers['authorization'])
}
}
-
打开
/digest
,弹出密码框,注意realm
的信息是会显示出来的,realm
直译过来是领域、范围的意思,实际上这个字段是告诉用户这个权限的是用来干嘛的。
-
然后我们输入用户名
admin
,密码123456
,然后点击确定,这时候客户端会计算好摘要然后放到请求头Authorization
首部中再发一次请求。
3.然后上面说了,一旦有这个头部,我就返回200,而且直接返回头部,这下知道为啥要这么做了吧,方便看啊:)
4.好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客户端生成了哪些字段。主要有response
、nc
和conce
三个字段,response
字段是最终的摘要。现在我们一起来根据这些字段,手动计算出这个response
,这样我们就说明我们可以在服务端进行验证了。
5.首先response
的值是7715f35b1e325c9c8952296166d9939c
。
根据摘要算法介绍,我们先得到A1 = <user>:<realm>:<password>
为admin:blog.csdn.net:123456
。A2=<request-method>:<url-directive-value>
为GET:/digest
。
然后对A1
和A2
进行md5加密:名称 加密前 加密后 A1 admin:blog.csdn.net:123456 be127d36de3549d7d1e6fa451aef7ce2 A2 GET:/digest 72c5182fbc56def0cfe368cd32b37c29 然后根据最后计算摘要的公式
MD5(MD5(A1):<nonce>:<nc>:<conce>:<qop>:MD5(A2))
,我们需要计算be127d36de3549d7d1e6fa451aef7ce2:C1A5298F939E87E8F962A5EDFC206918:00000001:5de05b4c5cedc081:auth:72c5182fbc56def0cfe368cd32b37c29
的MD5值,然后来比较和response
是否一致。
我们计算出的结果为7715f35b1e325c9c8952296166d9939c
。看本条的开头的response
值,是不是和我们计算出来的一样呢。额外补充一句,每次请求时,
nc
和cnonce
都会变。是不是觉得摘要认证比基本认证要安全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