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从拥挤的人才市场出来,大雨不设防的就朝我冲了过来,我只好退缩进人才市场大楼的一角,期待着雨赶紧停下,心里不停咒骂着这该死的老天,该死的雨天。求职这些天让我倍感疲惫,面试官收了简历,简单的问询一下就让等电话通知去了,辛苦熬出来的简历不知道又会被怎么处理。我其实是想要回来的,如果不录用我把我的简历随便丢弃,上面很多信息就会被一些人利用起来,最后受到电话骚扰,各种垃圾邮件也会降临,想想真的很是无奈又气愤。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两个人也挤了过来。他们也没看我,就自顾自的聊了起来。
“刚刚又面试了一个公司,我把我的简历修改了才好不容易有个面谈的机会。”A说。
“你不会是夸大了你的能力吧,这算不算造假?”B问。
“哪有那么严重,我只是把我的学历修改了,大不了到时候做个假证,反正没事的,他们不会看。”A自信的说。
“你厉害,早知道我也修改一下,可能能够面试的公司就多几家了。”B说。
“雨停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A就把接下去的话咽回去了,然后拉着B走了。我还愣怔在那里,还有这样的操作,他们真的是让人很无语啊,企业的眼睛都是瞎的吗?我不禁感慨到。求职的路是艰辛也是困惑的,明明已经把简历写的够详细够好了,但是别人不一定信,反倒是自己的信息被出卖,各路诈骗、推销、贷款等等骚扰电话一涌而至,真心问一句我准你出卖我的个人信息了吗?
当然企业的眼睛并没有瞎,因为内容太多以至于效率跟不上,管理难免会有纰漏。不过自历链问世,企业开始练就火眼晶晶这一功能指日可待,这也是后来我接触了历链发现的。
历链(ExChain)是一个去中心化智能身份验证网络,EXT是通向未来Token、是去中心化世界的IP,更是创世者独一无二的智能身份。而历链Dapp是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构建的去中心化职场人新经济社区。在历链社区中,通过人与人的关系表标签,人与企业的聘用历史等信息建立一套新的个人经历数据系统——将个人经历通过关系标签用户确认来进行验证,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时在链上进一步对个人于企业的聘用进行标准化上链操作。让个人经历真实不可篡改,企业聘用合法合规。并通过密码学机制对其进行个人隐私进行保护。举个例子:假设 S 从 R 公司离职到 Q 公司上班,Q 公司的招聘层在历链链上用过 Q 公司的主题给 S 发了 Offer,那么自动可以获得 S 从前就职的 R 公司对 S 留下的评价数据(此数据仅为属性评价信息不包含任何 R 公司商业层面的信息)。在给 S 发 Offer 和获得其评价属性的过程中都要消耗一定的燃料 EXT(也是历链的流通 Token)。燃料的消耗量会根据共识机制 PoWS(Proof of Witness)中的职业价值贡献综合S与Q公司签订Offer的时长、岗位职业评级等内容来确定。R 公司和 S 都可以选择不让 Q 公司看到 S就职公司的名称。由于在历链上的属性判定都会被记录在链上,真实可靠。所以Q公司即使不了解S之前就职的详细经历也可以从属性评价中判定S是否适合现在的岗位。这样就完成了 S 的隐私保护,也让 R 公司的隐私有所保障。
通过这样一个人区块链,我就能快速的找到下家公司,公司也能够更准确的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这样能更快的证明我就是我。一旦个人履历造假,那么个人信用就会严重的影响生活,惨痛的教训会让人无法承受。也就不会出现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简历被随意处置,为了多面试几家公司学历造假或者包装简历。正是由于数据资产权属的确定,每个人在网络上产生的大数据成为各自的信用资产,对每个人都有无穷的信用价值,这些数据加密后会形成一个新的数据然后保存在区块链上,而私钥掌握在每个人手中,当我们任何人求职时,只要提供自己的公钥和私钥给全球任何一家企业,根据大数据分析就可以得求职人的信用等级,每个人就有了一个“大数据+区块链”的全球信用证明,从而实现了数据价值的信用进化。
回顾几年前王娜娜事件,明明自己考上了大专,上学的不是自己,到最后发现被冒名顶替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如果当时有这样的数据支撑,也许就不会到处去证明我就是我,那个人是冒充的了。围着一个中心转到另一个中心,就是为了证明我就是我,现在社会很多人都经历过这般折腾,明明是我为什么还要证明我是我。所以大数据支撑的区块链是未来的趋势,而历链更是信息的保护者的先驱。
通过历链我快速的对企业出击,不再混迹人才市场。现在我已经上班了,不担心简历被随意对待,不担心被电话短信各种骚扰,也不担心哪天被别人“出卖”。没有雨的天气格外的明朗,我的心情随着入职的迅速逐渐地平稳下来,找到属于自己的职场,又是兴奋更是干劲十足。好想高歌一曲哥哥的歌“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每个人都是独特而有绚烂的烟火,即使是短暂的但是它绽放过,因为它也被需求过,赞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