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自由”……

职业

——(印度)泰戈尔

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
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道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规定的时间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

下午四点钟,我从学校里回家。
从一家门口,我看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从开着的窗口,我看见更夫走来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更夫摇着他的提灯,跟他身边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读完这首诗,问孩子们:诗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小孩?

汐说:这是个生活很规律的小孩,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他去上学;下午四点从学校回家;天色刚黑就要上床睡觉。连上每天学走的路都可能是一条路。

君说:他是个没有自由的小孩,受的约束太多了!所以,他想要自由,羡慕那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人。

孩子们对诗的感悟特别深刻。

再读诗歌,我问:你想不想做小贩、园丁、更夫这些职业呢?教室有片刻沉静,接着陆续有人举手。

铭说:这些职业看似自由,其实并不像诗中的小孩看到的那样,他们其实挺辛苦的,诗中说“那个更夫一生一次都没有上过床”,所以,我有点儿不想做这些职业!

康说:这个小孩收到的约束太多了,才会想做些他认为自由的职业,那些职业都不用受拘束,想干嘛就干嘛!我觉得其实也好也不好,好就是确实自由,不好是他们有可能连吃的都没有!

汐说:这些职业都特别辛苦,看似自由,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他们可能只能做这些职业。

皓说:其实,要是能够好好读书,可以做很多事儿,还可以有更多的自由。

……    ……

我很开心,孩子们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能够读到文字背后的意思,能够体谅这些职业背后的心酸,且拥有更大的人生理想……,但是,似乎太理智了,太成熟了……我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应该不会是为了迎合我,而是自己真实的想法。抑或,他们的内心是渴望自由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诗人眼里,在孩童眼里,职业应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情愿与否和是否为人们带来美好感受的区别。选择自己自由的、快乐的、热爱的并能为人们作奉献的职业。”这和《落花生》中许地山的父亲对孩子的希望大致相同,学那课文时,孩子明明理解了父亲的对他们的期望,也表示赞同。

很欣慰他们说的有理有据!

不管怎样,我仍相信:孩子都是渴望自由的,他们更向往自由。愿他们种下一颗颗自由的苹果,提着灯去追逐影子,飞向那个梦中的地方!

感谢泰戈尔写下美好诗篇,感谢婕等老师对泰戈尔诗歌的研发,感谢鑫鑫修改和完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