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自由职业”,一定有不少人羡慕,因为他们摆脱单位的管束,自己给自己打工。那么,他们真的如一般人认为的自由吗?
01 对门开公司的邻居
我家对门租给了一个开公司的,好像是什么创意公司。每天早晨,我六点从家去上班,出了单元门,总能看到那个姓萧的老板在停车。晚上,我吃过饭,坐在自家的飘窗上看书,依然见到对门的灯光,有时候,还能看到它倚靠在飘窗上打电话,因为他的声音很大,所以听得出来,他仍然在谈着生意。
认识久了,我便和他开玩笑:“自家的买卖,为什么搞得比我们这些上班族还要累?”他说:“累是累,但是喜欢,每天都有成就感。”我又问:“你这房子不是三居吗?完全能住在这里!”他听了哈哈大笑:“这是公司,把公司当成家,会界限分不清楚的,要是把在家的懒散掺进工作中,那可麻烦了!”
从他身上,我读懂了,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自由只是我们看到的外表,而他们的内心藏着极大大的自律。
02 小区门口的烧饼铺
因为是老小区,小区的路灯坏了,也没人及时给修,这坏的时候要是赶上冬天,那才叫一个惨。
冬天的早晨很黑,黑的让人害怕,如果哪天,我需要穿高跟鞋上班,那“哒哒哒”的鞋声,在寂静的早晨,显得更加响亮,响亮得让我自己恐惧。
终于见到小区的大门了,迎接我的是对面烧饼铺的灯光,一见到那灯光,我紧张害怕的心开始得到缓解。
那次,我加班到很晚,路过烧饼铺,铺子依然开着,依然见到零星买烧饼的人。
我不禁停下来,老板娘笑着对我说:“买烧饼吗?还剩两个,今天天冷,好多人买,说回家就火锅吃。”我也笑笑点点头,买下了她最后的两个烧饼。
其实,那天,我根本不需要买烧饼,公司加班,我的晚饭是在公司解决饱的,但突然间,我觉得卖烧饼的人就是我的参照物,他们能在我工作上,给我以动力,原因很简单:我上班才出小区,而他们已经做出了两三锅烧饼;我都下班到家了,他们还没回家。
从他们身上,我读懂了,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我们只看到了“自由”,却没看到他们的“职业”。
03 自媒体人
小小是我的朋友,从事自媒体职业,她是几个平台的签约作者,她写作有自己的一番套路,所以写起文章来是得心应手。在外人看来,她每天一杯茶,一台电脑,就能轻松的把钱挣了。但这真的只是局外人的认为,如果你见到她为了一篇文章的思路不断,有时候,连一口茶都不会碰,直到一气呵成完成要写的内容,才会“咕咚咚”喝下茶去,那喝茶的劲头,好像是干渴了三天三夜。
我也曾问过她:“你已经很厉害了,不需要这么拼命了。”她蹬着眼说:“你没看现在是全民都在写作吗?写作人这么多,我稍微不努力,明天就会被别人超越。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从她身上,我读懂了,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职业”,而没读懂他们的“自由。”
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我觉得更应该让人学习的应该是他们身上的“内在驱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