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父母相处的话题,觉得有趣,便拎出来单独讲述
前不久的一天,我休假在家,上午的父亲略显焦躁,从客厅穿到餐厅,从餐厅又踱步回客厅,时不时又去厨房翻翻,提着嗓子问我有没有看见家里的蒸锅。
我正在房间睡懒觉,迷迷糊糊,有点不太耐烦地回道,“你找蒸锅干什么?”
父亲:“我要蒸腊肉”
我:“为什么要蒸,你不是不喜欢吃蒸的腊肉嘛,我记得你爱吃炒的!”
父亲:“你妈妈早上交代的,她说要用蒸的。”
我:“除了腊肉,你今天还做什么菜?”
父亲:“我没看,你妈妈早上安排的。”
我:......
没有听到答复的父亲,又开始来回走动,时不时传来哐~哐~哐地翻动声。誓有今日找不到蒸锅,绝不摆休的架势!
躺在床上的我,突然感到,这个有着老年面容、孩童般情商的父亲,跟我从小认识的父亲不一样。
明明是他掌厨,理应想做啥菜就做啥菜,可他却像一个刚被老师布置作业的小孩一样,慌乱焦急地赶工期......即找不到工具,又理不清思绪!
慌乱但没有一句怨言......
印象中的父亲很强势,常年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基本能决定家中每餐菜的品类。倒不是父亲要求的,而是只要父亲在吃饭时有表达、有点评,母亲都会无声地默默记下,后续一定会在餐食上变现,彼此心照不宣。此外,在家里大小事的决定上,每次向我们宣布的,是父亲;走亲访友,吃酒会宴,出门的也是父亲......而母亲,永远是背后那个付出的形象。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点点滴滴。打小起,我对父母关系的认知,觉得父亲是强势的,是因为母亲的付出和包容,才造就了他们几十年的和谐美好。
之前在文章说过,父亲有文化但固执,强势却又孩子气。因此,我常常调侃母亲抚养了三个半孩子,因为父亲是那半个小孩。比如,遇事不合他意,他会和我们争执,争论不赢,便如小孩一样呵斥、嘲讽我们,气急之下甚至会蹦出要断绝父女关系的词,有时需要母亲介入,将我们骂一顿,他才会气消。可气消之后,父亲又当啥事没发生一样,俨然一个小孩的模样。
这一刻,父亲找锅的瞬间,我突然发现,也许我从未深刻地理解过父母之间的相处之道;也许如今父亲这种无思考的执行模式,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几十年相处中的习惯驱使。
换言之,父亲的强势可能更多体现在表面,看似母亲事事顺着他,操持里外,围着他转。但实质上父亲内心深处很尊重母亲,估计也很听母亲的话;只因母亲的生活智慧,将主角的机会让给了父亲,而这让的小过程、小细节,他们处理的很好,并隐藏的很好,甚至瞒过了共同生活的我们。
载着家庭航行的这艘小船,母亲才是那个掌舵者,父亲充其量算个跟船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