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读边城:沈从文的烟雨端午日


    写端午的文学作品不少,不得不提的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小说由三个端午节事件贯穿始终,男女主人公翠翠和傩送就是在“端午”一见钟情,“端午”成为小说发展的主要时间线索。他笔下这样描述故乡端午日的盛况:“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沈从文先生熟悉湘西地界,沅水流域的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笔下的端午,水鸭、渡船、龙舟、端午雨,无不打上了水样的印记。

    行走与阅读,是人生最重要的生活方式。2001年,我一个人去湘西,去凤凰,一路尘土中就想握住一把潮湿。

    古城与新城区相接,但依江保有比较完整的概貌。沱江水仍然是居民们洗衣服,孩子们习水性的地方,跳岩处,热闹非凡。水还是清凉的,但吊脚楼下一些水流的拐弯处还是有漂浮的纸口袋,一些游客扔下的废弃物。

    看水不如近水,触摸它的湿润,聆听它的气息。坐着小木船,往下游去。两旁的吊脚楼渐渐退后,短短的一截吊脚楼,如历史的残片......

    船靠山脚,沿青石板路往山上走,小巷里有累了一天的渔夫歇着抽烟。几分钟的路程,是去沈丛文墓地。山路清清静静的,我看看左边的江水,又望望右侧的密林青石,按老乡指的道一股劲儿地往前走。

    别走了,到了——老乡在后面叫我。

    哪里?我回头问。

    手指着我身边的一块五彩斑谰的大石头,就是几米远的一块大石头上劈下的一块,立在那里。仔细看上面有一句话——照我思索,可了解人,照我思索,可理解我。这是沈从文先生的句子啊。先生去世时,三分之一的骨灰放在北京,三分之一就在这墓地,与泥土直接相拥,还有三分之一,是由张兆和洒入了沱江,与沅水相伴。在墓前,点上了两棵烟,红娇,放下了。

    泥的淳朴,水的灵性,在沈从文的笔下,已成一体,无法分离;在沈从文的梦里,已成一体,无法分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摄影:田昌宏 文字:逗霸欠之 边城边城,梦里徘徊。桃花源美,我的苗乡。 十八远行,何日再归。一眼万年,拉拉渡边。...
    逗霸君阅读 9,248评论 15 24
  • 来凤凰古城的日子是盛夏,下午太阳还是很大,傍晚的时候才能到古城里走走。对凤凰也没有太多的期待,毕竟名声在外慕名来的...
    薄荷_874c阅读 4,724评论 4 9
  • 一直喜欢温暖明亮的文字。当年第一次读到沈从文的《边城》,立刻就爱上了他的文章:如春水般明媚,如秋阳般温暖,像和...
    静听花落阅读 6,612评论 1 22
  • 灯红酒绿的尘世,你我着迷的事物何其之多。子曰:“过犹不及。”凡事都有其的度,度过了就不是着迷而是成瘾了,你成瘾了吗...
    遗落后尘阅读 4,474评论 0 0
  • 1. 异常的结构 异常的基类为Throwable,它是Java中所有异常和错误的超类,Error和Excepti...
    湘北南阅读 46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