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心要》—丹莲斋

《始终心要》解读

《始终心要》原文

[唐]天台九祖荆溪湛然大师述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悲乎!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于是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但以众生妄想,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然兹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别也,非异时也,天然之理,具诸法故。然兹三谛,性之自尔。迷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从因至果,非渐修也;说之次第,理非次第。大纲如此,网目可寻矣!

如果说,《心经》是大般若部的心要;那么,《始终心要》便是所有天台典籍的心要,集中表现了天台圆教一乘实相的精神!

中道不是空、真、无,亦不离空、真、无;中道不是俗、假、有,亦不离俗、假、有。中道既超越真、俗,故名“非真(空、无)非俗(假、有)”;中道又综合真、俗,具足一切法,故名“即真(空、无)即俗(假、有)。三观同时把握,不假方便、次第,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一心圆修,一心圆证,故名“一心三观”。三谛同一实相,虽三而一,虽一而三,故名“三谛圆融”。理、事圆融,见性成佛,故名为“佛”。虽见性,或不明了,或了了分明,故于无差别中论差别,判为“六即佛”。

圆教中道,圆而不偏,名为“圆中”,亦名“不思议中道”,是唯一真实的中道。空、有不取,亦不舍,是名见性成佛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证果第十 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则体真止也...
    妙新阅读 2,902评论 0 1
  • 冷面桃花缘目录在此,请戳这里!想看蔷薇其他类型的小说,可以点击这里哟<<<蔷薇小说文集在此,请戳 上一章 文丨蔷薇...
    蔷薇下的阳光阅读 345评论 2 4
  • 有一种酒 喝了它 就能知道 一些事情的答案 我喝了一杯 又一杯 一觉醒来 我只记得 当时灌醉自己时的心情
    长马阅读 245评论 0 1
  • 首先讲一下人们常常关于孙子兵法的误解,一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计的计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
    Martin_feng阅读 401评论 0 0
  • 最近开始和自己对话,并学着正视自己的内心。过程很艰难,很容易跑偏。 目标定了无数,实现的没几个。未来总是美好,不知...
    大艳雁阅读 2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