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诚实,知道自己要的和牺牲的,想要换取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自己是这个计算的主体,主体感就会回来很多吧。很多游戏就可以避免玩,或者清晰的玩。
小时候,最被排斥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只能牺牲,并稍微一点点的换取被看到。否则就被孤立,排斥,甚至被觉得羞耻。只能以她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去被绑架,无奈了再获得一点点。弱小感,无助感,委屈感是小时候最熟悉和最多的情绪。
现在会孤独,会等待,仍然会感觉没有被照顾。还有弱小无助可怜,还有被辜负感。杏仁核被注入的情绪,不时不时的就会出现。然后也会学着这样企图去绑架别人,想要被看到被照顾和被支持。
玩的仍然是小时候的游戏。沉浸的仍然是那些没被体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