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炎热的开始,从这个节气开始便进入夏季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
早上起来去晨练爬山,路过家门口的公园时发现清晨的公园竟然变成了一个流光溢彩的水晶王国;草地上、竹叶尖、木桥栈道上,都密密麻麻的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露珠;微风拂过这些露珠微微颤抖;远远望去好像清风拂过海面似的起伏着、闪烁着、非常漂亮。我不禁奇怪了,不是只有秋天才会“白露为霜”吗?接着我和妈妈一起来探讨寻找露水形成的原因:因为在小暑节气之前是持续几周的黄梅天,经常下雨,空气和土壤都非常潮湿,大地和植物们都吸饱了水;随着小暑的来临,昼夜温差特别大,中午室外温度会超过四十度,而夜里有时山区的气温会降到二十度以下;白天温度高,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为了给枝叶提供养料和水分,植物的根部深深地扎进土壤吸吮;当夜晚来临,温度降低,植物表面多余的水分和潮湿的空气就会被骤降的冷空气凝结,在夏日清晨六点钟太阳完全升起之前,这些露珠就会像璀璨的珍珠项链一样挂在植物的枝叶上。所以,清晨的露珠,这个我看到的自然现象,是因为小暑节气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才形成的:湿度大,昼夜温差大。
早上在山里面运动时我还发现,山里的清晨变得热闹和生机勃勃了,一大早就出现了各种叫声,这些叫声都来源于什么呢?山上隐藏着的小喇叭是什么呢?经过观察我发现,除了本来就一直早起的昆虫、蛐蛐、蜻蜓、蝴蝶和勤劳的小蜜蜂,连前一阵每天都睡懒觉到中午的知了,因为太阳升起的早了,大气升温快了,当炎热的阳光照耀在知了身上,它们仿佛一大早就要被烤熟了,于是大声的抱怨着:“热死啦!热死啦!”
在上山的途中,我注意到草丛里总是连贯的动起来,而且天上又没有下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拨开草丛一看才发现,原来里面呆着一只只小小的青蛙,只不过它的颜色和泥土的颜色没什么两样,让人很容易忽略它。不过草丛里的并不全都是青蛙,有一次我还看到一只青色的大蚱蜢。
昨天晚上,许老师在网课上教了我们一首有关小暑节气的诗:
夏日南醇怀辛献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写的是:太阳从山的西边慢慢地落下了,而月亮从水池的东边,慢慢地升了上来。诗人刚刚洗完澡,披头散发的打开窗户,躺在床上乘凉。风把荷叶的香气传入屋里,而露水从竹子上低落下来的声音,也传到了窗子里面。觉得很舒服,想把琴拿过来,弹上一曲,却突然想起自己没有知音,于是便放下了琴。刚刚这些事情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思念之心便飘上了心头。于是整个夜晚都在思念他的朋友。
从这首诗中,我惊喜的是我和大诗人孟浩然都观察到了小暑特有的自然现象“露水”和“夕凉”,原来古代的小暑早晚温差也特别大,白天炎热,晚上凉爽。
在夏日的夜晚,诗人因为没有知音和朋友,连对月抚琴这么优雅惬意的事情也觉得索然无味;又一次我和诗人有了共鸣,因为放暑假了,我的小伙伴们都离开学校回自己的家了,这漫长的暑假我也只能自己孤独的度过,虽然有书有玩具还有手机iPad......但是这些哪有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聊天、运动比赛、一起玩乐来的有趣呢?只希望这个炎热的暑假赶紧过去,让我早点和同学们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