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都在问:生命、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问这样问题的人,不少都有点抑郁的倾向……
生命、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个伦理话题,可以从「单一结构世界」与「重叠结构世界」两个方面来分析。
对于这个话题,我们现在都从「单一结构世界」的伦理学角度进行解读。
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是个「单一结构世界」,那么,我们能感觉到的肉体生命,就是生命的全部,生命也只有一次。
如果是这样,当一个人生活顺利的时候,就会对生活、生命充满乐趣。
反之,就会有一种想法:既然生命只有一次,生活又这么艰难,不如结束生命好了,一死就什么都结束了,也没烦恼了。(不少无神论者有这种想法)
好在人先天对死亡就有恐惧感,这与人先天就会形而上学思考(小孩都会问: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是我?)一样。
如果没有这种先天的恐惧感,很多生活不顺利的无神论者也许都会选择自杀,甚至先犯个罪,满足一下自己的欲望,然后自杀。
好在有了先天对死亡的恐惧感,一般人不会采取这种极端行为,可是,这种焦虑却实实实在在存在的。那怎么办呢?
这时道德伦理就起作用了,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的本质就是创造一种精神的美学体验。TA会给人描述出一种很美、很积极的精神美体验,来缓解人对生命、生活的焦虑,让人拥有对生命、生活重新获得正面的认知……
这是在「单一结构世界」框架下的伦理。
如果,你认为完整的世界是个「重叠结构世界」,那么,对生命与生活的认识就不一样了。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生命是轮回的,也就是说,生命在轮回这种模式中是永生的。而且,轮回的过程也不是由人自己决定的,所以,人不能选择自杀,因为一个人自杀就意味着破坏这种程序,一旦自杀就会面临更大的,无法摆脱的痛苦,所以,人类社会所有的正教都反对人自杀。佛、道两教更是把超度枉死者作为最大的慈悲。
生活这么艰难、无趣,人不能选择自杀,那么,在「重叠结构世界」中会有什么道德伦理,来缓解这种对生命、生活的焦虑呢?
在「重叠结构世界」的认知下,不需要社会道德伦理来缓解这种对生命、生活的焦虑感知,TA的解决方案是,直接教你「心智系统」转换。一个人的「心智系统」转换以后,在任何生活环境中,都能祥和从容应对,这就是《中庸》里说的「素其位、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的道理。
从我的体验来看,稍微学会一点「心智系统」转换,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思维与认知能力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一般人之所以觉得生活不如意、很艰辛,用大白话来讲,就是对生活中遇到事情「看不开、看不透」。
学会一点「心智系统」转换,很多事情都能看得开、看得透,自然生活得开开心心的,而且在单位、家庭中,你也很容易成为别人的依靠。如此这般,除非你想成为一个哲学家,否则,是没空去想「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