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碎碎念的流水账,回顾一下国庆“黄金周”。
长假终于结束了。
都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有人是“仔细一看三公斤”,还有人是“胖完三斤又三斤”。放假是美好的,赶不完的饭局、吃不完的夜宵还有睡不完的懒觉。然而,假期一过,就如同临近十二点的灰姑娘一样,统统被打回原形了。
不知道此刻,回到正常生活的你,还习惯吗?生物钟调整过来了吗?手机上好闹钟了吗?上班的心情准备的怎样了?以及,体重和腰围,可,还,好?
老实说,很!不!好!
作为一个主业带娃全年无休的妈妈,娃就是我的老板,作为一个“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精力无限的宝宝,他可不知道什么叫做“放假”。所以,老板不休息我怎么可能有假期呢?幸好,先生的公司是从9月30号开始放假。他一放假,自然我就轻松很多啦。趁着国庆中秋黄金周,我们带着娃回了青岛爷爷奶奶家,过了七天自在逍遥的日子。
9月30号早上九点出门直奔机场,由广州飞青岛,经停武夷山。直到晚上7点多才进爷爷奶奶家门。这一路真是累得够呛。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因为带着娃,我们俩从安检到登机几乎都是一路“绿灯”,享受的是“头等舱”的待遇。飞行途中娃闹腾了一会儿,坐在我俩中间,自己趴在小靠枕上睡着了,口水横流,直到下飞机还念念不舍那个小靠枕呢。
见爷爷奶奶第一面,娃还有点胆怯,随即就非常赏脸地给了个大笑脸。真是个“哈士奇”属性的娃啊,谁逗都笑,谁抱都肯。真是愁死我这个当娘的了。
1号上午,约了亲爱的十二君,为了不耽误她中午搭火车回家,见面地点定在了她家附近的“查令街漂流图书馆”。之前总见她在朋友圈发“查令街”的图片,终于得见“庐山真面目”。推开大大的玻璃门,就能看到直达天花板的书架,还有几本宽叶盆栽静静地待在角落里。店内没有客人,吧台前有两位店员在调制饮品。有悠扬的乐曲在店内飘荡,很适合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书。
很快,十二就来啦。网络相识近一年,终于得以从二次元走到三次元。趁早的姑娘身上都有一种劲儿,让人欢喜,想要亲近。我们聊了很多,趁早,想写小组,谈写作专题,还有其他一些生活琐事。最后,她送我们进了地铁站。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呀。期待下一次见面。
2号一早,奶奶带着我们一家三口,搭火车回淄博老家去看太姥姥。出门时青岛的天气真好,空气干燥,阳光灿烂。中午在大舅公家吃饭,晚上在姨奶奶家吃饭。一整天都有不同的亲戚帮我看娃,给他喂辅食,陪他玩,哄他睡觉。娃一点也不挑剔,谁抱都开心,谁喂都张嘴。我也乐得轻松,只顾着吃吃喝喝看电视。
3号则是和先生的高中同学吃饭。三对夫妻,三个娃,热热闹闹一个大包间。三位宝宝轮流闹腾,大家就轮流吃饭轮流哄娃,一顿饭吃了近三个小时,也是醉了。咱娃倒好,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聊了就被先生抱出去撩一下饭店的服务员小姐姐。吃完饭我们又带着娃去逛了西西弗书店和方所,还买了一本书,用来打发时间。
4号下午,趁着天气不错,一家人带着娃去海边拍照。一路从奥帆基地走到五四广场,爷爷奶奶轮流抱着娃,我推着推车跟在后面,忽然有种感觉,这就是“家”吧。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地体会到,自己已经不是父母膝下的小女儿了,而是一个家庭的主妇,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因着他,我成为了另一个家族的成员之一,拥有了许多毫无血缘关系的亲属,开始牵挂更多的人,也被更多的人牵挂着。
5号上午,借着给朋友买手信的机会,我和先生把娃丢给奶奶,跑出来看了个电影。自从娃的睡眠时间缩短后,我们俩就再也没有手拉着手去看电影的可能了。趁着有奶奶帮忙看娃,赶紧去偷个懒放松一下。开心麻花的新片《羞羞的铁拳》很适合放松心情啊,全片笑料不断,不需要深刻,也不需要思考,跟着他们的梗从头笑到尾,就可以了。
6号,上午收拾好行李,吃了午饭后,扛着大包小包直奔机场。值机时顺便托运行李,没想到那一大包海洋球和一箱活虾也能托运,航空公司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返粤是直航,三个小时的飞行,娃从起飞睡到降落,真是不能更省心了。落地后等行李,搭地铁,一路折腾回到家,已经晚上九点。真真是累瘫。
之后两天,我都一直被“节后综合征”所困扰,浑身酸痛,疲惫不堪,睡眠不足,精神不济。更郁闷的是,上秤一看,活活重了三斤啊!简直不能更悲惨!
先生已开始上班,我又回到了“独自面对娃”的日子里。真怀念长假里有人做饭打扫帮忙带娃的美好日子啊。
最后的最后,再来一个悲伤的消息吧!
2017年法定假日已全部休完!
安心赚钱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