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玩具早已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给孩子买玩具的初衷无非是希望孩子从玩具中收获快乐,学会技巧。但往往我们注重的是孩子自己去玩,而忽略了陪伴。
也许在孩子眼里,再好玩的玩具都不如家人的陪伴互动。
所以我家小朋友经常玩着玩着会跑来说一起玩。
但是在陪玩这件事上,我并不怎么擅长,动手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我擅长的是陪伴孩子念绘本、乱涂乱画、唱歌等偏静一些的活动。
而爸爸则在动手能力上比较擅长,也喜欢运动,可以带着孩子跑跑跳跳。
所以,从我们俩的特质出发,我们的陪伴模式就有了分工。
今天小朋友爸爸收到了双十一买的一双鞋,鞋子拿出来之后,鞋盒子就扔在了一边。结果父子俩玩着玩着,把主意打到了鞋盒子上。
因为小朋友最近喜欢问“我可以当船长了吗?“孩子爸爸索性就把鞋盒子当船和小朋友玩了起来。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只是在鞋盒子一边打了两个洞洞,系上一根带子,这样就是一艘简易的小船了。
小朋友坐在里面,就化身成船长,爸爸则拖着他在家里滑来滑去,玩得那叫一个嗨。最后玩到盒子破了才停了下来。
我原本以为他俩该疯玩了吧,结果马上又进入下一轮。
这次父子俩开始在瑜伽球上做文章了。
小朋友的爸爸先是看到他自己抱着瑜伽球趴在上面跳,索性直接把球固定住让他站在上面当蹦床跳了起来。
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不得不感慨,之前还想着买个蹦床可以让小朋友消耗下,却没想到在爸爸眼里,瑜伽球都可以拿来当蹦床,真是会玩。
每个爸爸心里都住着一个小男孩,那就发挥那个男孩的优势,让他陪着孩子一起疯吧。
当然了,每个父母的组合不一样,特质也就不一样。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姐姐,她就更喜欢玩一点,所以在陪伴过程中她就更喜欢陪玩一些。
陪伴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最关键的是在陪伴的时候不能一心二用。要专注于陪伴的当下,眼里有孩子,而不是敷衍孩子。
孩子的到来,唤醒了我们的内在小孩,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东西都是可以拿来玩的。会玩的人,生活也会充满更多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