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间在吴伯凡老师的博客中看到一篇他读《写作禅》的读后感,拜读之后灵光突现,大着胆子狗尾续貂,写上一篇对这篇读后感的读后感。连原作都懒得读了,我也真是懒得没救。
《写作禅》说了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时不时被彷徨、焦虑的情绪所困扰。这种情绪的体验无疑是非常糟糕的,它使我们丧失动力、情绪低落,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影响人际交往。更可怕的是,这种焦虑情绪会造成恶性循环和心智改造,导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大脑会习惯性地焦虑。
每个人焦虑的原因也许各不相同。《写作禅》认为,彷徨或焦虑的感受是因为我们丢掉了自己,丧失了跟一个更内在自我的连接,我们的心智、情绪、理性都与自身失去了连接,所以表现出一种“神游”的状态。这种不知从哪来也不知到哪去的不安定感使我们堕入了彷徨和焦虑的情绪之中。
焦虑的不舒适感会使我们试图做些什么,试着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然而这又使我们掉入了另一个陷阱。卡尔.荣格提出过一个观点——你越是反抗的东西,他不仅会持续存在,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着同样的经验,越是不想做什么,这件事情的影子就会无时不刻地缠绕在你周围。很不幸,焦虑也是这样。
很多人借助于运动或是冥想等方式来替代焦虑,但是《写作禅》走了另一条路,那就是用文字记录焦虑。其实荣格的观点还有一个逆命题,那就是不论多么强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去面对,总会慢慢变小,最终解决。这句话在逻辑推理上未必对,但是《写作禅》的作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对的。通过素描自己的内心所感,能够使自己进入到一种脱离自我的第三者视角,清晰地审视自己,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这个过程和禅宗的冥想效果类似,这也是《写作禅》书名的来源。
写作优于冥想?
《写作禅》中所提及的写作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写作并不相同,并没有任何的目的性,是一种对自己状态的白描。直抒胸臆,不做修饰,也不求最终得到什么结论,甚至对文字的连贯性都不做要求,算是“意识流”写作了。这种写作本来只是为了摆脱负面情绪而寻求平静,从这个目的上来说写作与冥想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但是白描自己的情绪却带来了一个冥想不能给我们的珍贵的副产品——自我感知。自我感知经常出现在情绪处理和个人管理的书籍中,因为了解自我是改造自我的前提。
我们在指导如何引导小孩子摆脱极端情绪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小孩一起对极端情绪进行描述——是不是觉得脑袋发热,手脚在颤抖,很想打人等等。其实这就是在借助通过让孩子描述自己所处的状态来逐渐平复情绪和恢复理智,为之后对事情经过进行分析和梳理做准备。
在《自控力》这本书中也强调对自己状态要随时监控,监视自己是不是快要处于一种自控力缺失的状态,以便随时调用理智恢复自控力。在谈到抵制诱惑的时候,《自控力》也谈到了荣格提出的观点,并要求详细记录受到诱惑时自己的感受,通过正视诱惑的方法来抵制诱惑。
认识自己其实是盲人摸象
在大数据时代,有很多人惊呼,原来BAT比我自己还了解自己,但可能很少有人仔细思考过其中的原因。人作为一个复杂的存在,每一次单独的决策其实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随着决策次数增加,总会体现出某种倾向。其实我们的思想、性格等等的外在表现都是一个个的正态分布曲线而已。所谓日久见人心,其实就是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随着事件的增加,我们逐渐摸出了这个人的规律了而已。所以,获取更多的事件才是关键。
认人如是,知己也如是,知己难于认人。知道自己的人才能够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才能够改变生活。而通过白描自身状态的写作,我们会将大量平时一闪而过或从未在意的自身状态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记录,我们能够了解更真实的自己。通过这种记录的累积,我们就会逐渐总结出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这就是大数据的秘密,因为身体是更诚实的。当你的大脑喊着“剁手”的时候,点击鼠标的手其实才更真实。
知道了自己,然后呢?
当我们逐渐了解了自己之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又应该如何做呢?我有三个建议。
1、移动波峰
正态曲线的波峰位置表示着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在理智情况下最有可能做出的决策。移动它,向着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方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应该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2、宽恕小概率
正态曲线两侧快到尽头的位置表示着极端的情况,也许是我们头脑发热,或是我们情绪低潮。在统计学里,发生概率小于5%的事件被认为是不会重复发生的。所以,统计学都放过它们了,我们又何必斤斤计较呢。无论是自己或是别人落入了这5%里,不妨放过自己、放过他人。一,不往心里去。二,以后不要再提。
3、调整波形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是不是要事事都严守理性,死死卡在波峰的位置?还是跟随心灵,随心所欲还能不逾矩。如何调整波形,过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这是在考验每个人的大智慧。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归原点。感知自我是任何追求幸福、改造自我的前提,更多的感知会带来更深刻的了解,更深刻的了解会促成更有效率的改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多地感知和记录自身状态就是你追求幸福生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