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我就如此,在“不惑”的交界,有幸在马云乡村教师群里结识了赵国丹教授。
有缘结识这样一位高人,还得归功于我崇拜的杨德发老师,杨老师发给我一个链接。我果断下载安装了钉钉,接着就加入了马云乡村教师群,里面有来自全国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热心搞好乡村教育的一线老师。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钉钉,看有新的消息没有。里面没有抱怨,只有一线老师在为着学困生改善寻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的点滴。
这些接地气的方法,多数来自于一个人,那就是赵国丹老师。每个周四的晚上,准时打开钉钉,期待那个声音的出现。那个声音准会不会晚到一分钟出现。“提高一分法”、“提高一名法”、“家庭教育”等,准会让我暗暗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无效,是因为自己的无能造成的。要真正地帮助学生,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辅以高效的谈话技巧,让学生小碎步前进,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有时,我们太自以为是,偏见地认为家长不重视教育,听了国丹老师的讲座,我才知道是自己缺乏谈话技巧和有效沟通的艺术。
想独自联系他,希望得到他的指教,但又怕得不到他的理睬。所以就急着上网搜寻他的资料,一看,那么多头衔让我着实傻了眼,假如联系他,他的时间那么宝贵,能否抽出时间专门指点我呢?还有就是人家那么高的学问,能对我这样的无名之辈浪费口舌吗?……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我。求知的欲望还是没有能阻止我,我冒昧地加了他的微信。我就耐心地等看能否通过,没过多久,微信铃声响起,一看果然是通过了,像个孩童般手舞足蹈地从卧室里跑出来,把这消息告诉了老婆。接下来就是一些问候,每一次,老师都很绅士地回了信息,还很亲切地问我需要帮助吗?但每一次我都羞于开口。不是因为对自己知识的欠缺,而是怕老师没有时间。
昨晚,由于一个任务,自己苦苦思索没有结果,就斗胆地求助于老师。二十分钟后,老师用语音对我进行了指导。里面多次强调设计讲话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谈话的技巧。老师单独为我浪费了几个小时,不知他心里恨我否?
我真幸运,在“惑”中遇到这样的高人,在一年以后将真正走向“不惑”。人的成长需要一位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