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又被称为快餐文化,因为流行文化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并且通俗、易懂、易学,不用费脑子,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反之,经典文化文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无论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伟大遗产,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由于古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与当代社会差异很大,使得大多数的人觉得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较远,难免会产生隔阂感,恐怕这就是经典文化不受大众欢迎的主要原因。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易经·系辞》。
经典文化往往关注的对象是形而上的,内在的,超越性的文化属性。流行文化关注的对象是形而下的,流行文化从不鼓励人们思考人生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生活琐事或者明星八卦。流行性的快餐文化关注的焦点不是功利主义就是花边新闻。流行性的大众快餐文化把精神上的文化使命和社会使命变成了一种商业化话的表演,遗忘了心灵上的超越意义和生存的本真价值,这正是大众文化所面临危机。由于流行文化往往试图博得大众的认可,从而获得某种利益,于是它不可避免地要用媚俗的方式来换取大众的青睐。流行文化通常是将某个事件或者某种观点打上“文化”的标签,用“文化的快餐盒”这种包装起来,供应给普通大众。因为这种所谓的文化易懂易学易用就成了流行的文化。其实,这是使文化通俗化,甚至是庸俗化的体现,是以博得大众认可为前提,尽可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虚假心里要求为目的的文化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鸡汤。
经典文化关注的是真善美的事物,关注的是人精神上的超越性。求真是经典文化的基础特质,而流行文化对于真假对错是不屑一顾的,它所关心的是能否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认同,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就可以不择手段。流行性文化往往可以十分逼真地形容某种现象,复述某种观点,但无论如何惟妙惟肖的模仿,终究是“形似”而非“神似”。他们带给听众的,是某种既定的观点,而非客观的分析。流行文化往往是一个“二极管”式的思维方式,将错综复杂的事件简化为一个二元对立的戏剧性冲突,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从而导致了与求真的精神相脱离。
流行性的鸡汤文化经不起理性和逻辑的质疑,大众在经历多次流行文化洗脑之后,若反思自我,多次质疑,必将最终觉醒。这个觉醒的过程至关重要,它虽不能带给你某种功利上的好处,但却会提升你的精神境界,决定你将来的格局和命运。
脱离了流行性快餐式的鸡汤文化,就走向了经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