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疑惑:明明我读过了这本书,却为什么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呢?
那是因为我们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读者来看,以一个旁人的眼光来看这本书的内容,没让这本书跟自己发生联系,有句俗话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句话用在读书上也是很合适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书跟我们自己发生联系呢?虽然有很多教人读书的方法,书上也讲着这样那样的方法,比如带着问题去读书、RIA读书法、费曼读书法等等,虽然各种读书法都强调让书与你自己发生联系,但我觉得这些联系,都不够紧密。
那如何才能让书中内容与自己发生强联系呢?或许你可以试试下面这种方法。
当你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打开书,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去写这本书?
你可以把要写的大纲列出来,再翻开书目,看看作者的思路跟自己有什么不同,然后再打开书看下去,查找你与作者相通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对于你和作者相通之处,可以用粗读的方法读过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和作者的不同之处,你要细细的读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的写法与你相比,好在哪里?缺点是什么?
如果一本书这样读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旁观者了,而是在和作者交流,或者是感觉你在与作者合伙写这本书,这样就更容易记住书中的内容了。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一种读书方法,希望能帮助爱读书、爱学习的你。
我是向晚,专注解决读书问题。如果您有什么疑惑,可以联系我,在读书的路上我们一路同行,阅来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