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个来月就要中考了,中考分流,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其竞争压力不亚于高考,不得不夜以继日 ,全力以赴拼命地刷题、学习。
偏偏在这节骨眼上,陈姐的儿子小雷又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他不想去学校,不想见老师,他说上课听不懂,题目不会做,上学比死还痛苦,宁可去打工也不想再继续读书了!
看到儿子的现状,陈姐宛若万箭穿心。她自己早年因为家境贫寒没钱读书,学历低、文化知识少,虽然在成年后通过个人努力拼搏过上了富人的生活,但读书少是她心底的一根刺,更让她时时感到自卑。从结婚那天起她就打心底发誓无论如何将来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大学,做个高学历的文化人!
于是从小雷幼儿园开始,陈姐便放弃了离家才二百米的地段幼儿园,每天早起一小时开车十公里往返送儿子去读私立幼儿园,以期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小学时期又放弃了较好的地段公立小学,选择去了年学费十万元的双语私立小学。初中更不惜花重金在园区买下全市最高价的学区房,托关系让孩子进入这所据说是全市升学率最高的初中就读。
然而升学率高的学校,学习也抓得紧,要求也严。在私立学校呆惯了的小雷顿时觉得压力山大,浑身不自在。他初一、初二成绩虽然不太好但还能勉强凑合、做到每天正常去学校。到了初三无论做题速度还是对教材的理解与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按照该校惯例初三上半学期都要全部上完整个初中的课程,接下来就是综合的复力、刷题。作业铺天盖地,成绩好的孩子尚且每天尚要做到凌晨12点才能睡觉,对作业半生半熟的小雷拼了命也做不完,第二天也就无法按时按量上交,老师虽没有过多直接冷酷批评但难免不时露出失望的表情。
在心灵极度失落的情况下,小雷将网络游戏当成了心灵的出口,虽不至于痴迷,但对那学习仅有的兴趣也从微少降到全无,最终偷偷拿了点钱一个人离家出走,扬言:“让我上学我就不回家了!”
毕竟是亲生的儿子,纵有满腔的愤怒又能怎么办?孩子还小,总不能让他就此辍学吧?陈姐那个急呀,无柰之下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去三甲医院开患病证明,低声下气地去学校给孩子办了个病退手续,好保留学籍来年再上。
此后的一年,陈姐四处打听渠道,不惜狠心开车几百公里将小雷送去河南少林寺呆了几个月,希望受了苦的小雷会回心转意、爱上学习。然而小雷说练武再苦也比上学好受,这招不灵陈姐又联系熟人将小雷转到一所邻市的私立学校初二就读,以期望为第二年返校做准备。
好不容易过了一年,再回到学校的小雷学习还是没有兴趣,三天两头想不上学,闹情绪。陈姐每天过得胆战心惊,惟恐哪天早上小雷突然又不肯去学校了,一有空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一遍地哄着,好吃好喝当祖宗一样地供着。
见面时,陈姐一脸疲倦地对我说:“我真是太累了!并不指望他考个好高中,只希望他顺利参加完中考,我们再找关系、想办法。唉,养这娃,真是煎熬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