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的一次偶然失眠,信手乱翻,听了几耳朵《蒋勋说红楼》,觉得大为有趣。遂把整套都细细翻了,又把脂评本读了一遍,断断续续就到了年底。今年仍觉意犹未尽,又去翻看《刘心武说红楼》,两人角度大不同,一从文本,只谈青春;一也从文本,却以探佚为主,逐字斟酌。
据说这两人的观点,于红学上都有颇多争论,但对我这种无知无识的人,哪个都好,哪个都有趣得不得了。不求深究,只当打发时间,能从表面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也是非常愿意的。
2、
满打满算,《红楼》我只读三遍。第一遍在十二三,只在懵懂间读个大概,诗词歌赋一概不看。第二遍在十八九,诗词依然粗粗读,只一些特别精彩的句子,特别是宝玉的联,黛玉的诗,会反复读一读,觉得颇有味道。第三遍时年已而立,才刚能比较清楚地凭自己画出贾府人员图,只是这一次,我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社会。而这也是我第一次明确意识到,我肯定还会继续读下去。
幼时觉得“红学”虽然有趣,实在无意义。随着年龄增长,才觉得《红楼》于中国,好像莎士比亚戏剧于英国,《神曲》于意大利。说有意义,不管吃喝,说无意义,精神上的偶像。
3、
读了那么多书,认识那么多角色,唯有《红楼》,似乎每个年龄段读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个角度也都能有新的收获。少年人看到爱情,中年人看到人性与政治,学者看到清代建筑饮食风貌、社会学家看到当时社会阶层与分工、心理学家看到各个人物心理状态、哪怕是影视工作者,也能清楚地看到时间的转换、镜头的切换……每一个角色都那么鲜活,每一个人都格外与众不同,哪怕是相近的性格,也能让你清楚地看到她们的同与不同。
4、
初读我最爱晴雯,爱她的敢爱敢恨,勇于抗争。不喜宝钗的圆滑、黛玉的矫情。
二读我觉得宝钗其实也不错,虽有心计,也算真诚。而矫情的黛玉,其实最惹人怜惜。
三读,我不知喜谁厌谁,每个人都是立体的,都有我喜与不喜的一面,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很多时候,他们的选择只是一种自然的抉择,无从反对与评判,就连那一丝不喜,有时也在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
5、
细细想来,她们完全就像真实中的人。性格多面,栩栩如生,甚至有时候,在生活中面对某人某事,会惊觉看到书中哪一位的影子。
然而再看我自己呢?又何尝不是一些又一些影子的集合?在我还不了解我自己的时候,我已经能够在他们的身上,看到我身上的一些特质。
6、
我常自诩还不算太差,因我总在学习、时时惦记着进步,总恨不得全世界的优点都长在自己身上。可往往在自己身上的,自己看不清,他人身上的,却一针见血。
宝钗处事成熟不乏真诚,她的优点我可曾学到?她那些虚荣冷血,我身上是否存在?
黛玉惹人怜惜是真,做事有时不讨喜也是真,我又是否有过口无遮拦?
晴雯仗义却暴躁,自傲太过。袭人温柔,心思太多。秋纹心大器却小,王夫人虽愚钝,原也是天真之人。
每一个,每一个,每当我对书自忖,把我放在书中去考虑,又把她们放在外面来看我,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便一目了然,想到前一年、前一月、甚至前一天的言行,有时便忍不住扇自己一巴掌,怎的身在局中,便糊涂至此?时时觉得自己蠢笨,又时时庆幸,有这样一部如此鲜活的书,可以帮我认识到我自己的缺陷,好去更改。
它是一个好故事,也包含了一个大社会。
7、
我只盼着,哪一天从哪个古墓里挖出丢失的28回。让我看完一整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