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水寒
相信很多家长带孩子都经历过很抓狂的时候,心烦得甚至顾不上安抚孩子的情绪,不知如何跟他们有效沟通,如何用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
做父母的确难度不小,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偶尔犯错,更要鼓励自己不断学习,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其实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养育孩子也并没有那么难。相反,你会越来越体会到跟他们在一起的乐趣。
Part 1游戏力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世界里,玩比什么都重要,可大人并不这么认为,因此就无法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情绪。我们要改变的,不是教育孩子的目标,而是方式。用一套孩子能接受的沟通方式,最有效的就是游戏。
游戏是一种比说教有效得多的教育方式,它的本质就是在虚拟世界里获得真实体验。既包括我们平时理解的游戏,也包括幽默地说话,夸张的表情等。比如我们有时会装成小怪兽张牙舞爪跑向孩子,然后孩子会带着兴奋和紧张到处跑,这都是简单的游戏。用游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叫游戏力。
它不仅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还可以轻松地把我们的教育目标融入其中,通过设计游戏,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里学会自立自信。
也许有人要说,经常想着游戏怎么设计不是很累。这要看你怎么想,如果把养育孩子的眼光放长一点,你早期的一点累换来的是未来没那么累。强行让孩子服从当然最便捷快速,可等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就会加倍叛逆。而在游戏里,他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而不是被迫去做。
所以,从长远来看,游戏是最高效的教育。
Part 2 如何设计游戏
任何游戏的设计都围绕五要素进行:目标、元素、世界、规则、体验。根据孩子喜欢的玩具、动画人物以及自己的教育目标进行合理设计,游戏规则不要太复杂。
比如要解决算术学习问题,可以设计销售游戏。喜欢秩序的小孩,可以设计抓小偷的游戏;喜欢玩偶的小孩,可以设计舞台剧、扮演类的游戏。
设计游戏主要有三个步骤:设定目标、制作游戏和适当改进。制作过程又分为选择元素,制造世界和设定规则。
收集游戏元素的前提是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改变原有站在自己角度去否定孩子的态度,学会接纳,倾听和鼓励。
Part 3 在游戏里培养自立
很多时候,孩子不自立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父母没有给孩子自立的机会。让他们自立,不仅要能独立做事,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犯错时不过分干预;二是父母没有帮孩子培养相应的能力。
曾经有一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立,坚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次,孩子到学校发现作业忘记带了,打电话让妈妈送过去,妈妈坚持让她自己回家拿,后来,孩子冒着风雨回去了一趟。这位妈妈很多时候背后在为自己的狠心哭泣,但为了孩子的成长,这种“狠心”是必要的。
那么什么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立?比如,角色互换。让孩子和大人相互也体会对方的不易,只有真正站到对方的立场才知道沟通的难点在哪里,进而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绞尽脑汁在想怎么写作文,你觉得他效率低,那么你们换位试试。也许你就能体会,进而帮他从感兴趣的事中挖掘写作素材。比如看图编故事,看动画配台词等,激发他的语言创造力。
低龄的孩子,吃饭睡觉都不能自立,这时候可以尝试跟他们玩怪兽抢食物的游戏,或者设计他们喜欢的虚拟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把食物想成有魔法能量,把睡觉想成钻进自己的兔子窝等。给孩子创造一个喜欢的世界,让他们有愉悦的体验。
Part 4 通过游戏学会管理情绪
孩子情绪常常失控,我们不能失控。孩子的情绪主要源于我们用成人思维批判孩子,导致他们失去表达的自由,进而选择错误的表达方式。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接纳、倾听、理解,且不妄加评判。比如通过会说话的泰迪熊游戏,让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和他们对话,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正确表达情绪。
还可以通过模仿孩子喜欢的绘本情节,让孩子明白如何正确宣泄情绪。告诉孩子,不开心或者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找父母朋友分享和出主意,也可以哭出来,或者通过跑步,打枕头,唱歌,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来释放情绪。
Part 5 在游戏中建立自信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断挑战困难的过程。孩子能否从成长中获得自信,家长的态度尤为重要。当孩子失败时,内心充满挫折感,家长的批评和否定,会让孩子更加丧失信心。
孩子成功的时候,家长如果选择谦虚和忽视孩子的成就,虽然避免了骄傲的可能,但也让孩子失去了信心。因为怕孩子骄傲而弱化对成功的肯定,将重心放在告诫上,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有两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建立自信:EPH法则和FFC法则。
EPH法则,就是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用鼓励(encourage)+练习(practice)+帮助(help)的方法,让孩子重拾自信。在孩子成功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感受(feeling)+事实(fact)+对比(compare)的FFC方法,激发孩子的行动力,树立自信。
培养孩子的自信,可以尝试这些游戏。比如求助卡:每帮助家人一次获得一张求助卡,下次自己有困难时可以使用。还有积分兑换:列出一周任务,每天记录完成情况,每完成一个项目对应一定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礼物。兑换的礼品要有吸引力,可以和孩子商量,列出清单。
如果觉得设计游戏比较难的家长,可以看看《天天游戏力》、《游戏的力量》此类书籍。不断自我学习,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走进他们的世界,体会轻松教育的愉悦。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9天】
-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
作者简介:易水寒,热爱文学创作、琴棋书画。生活向往从前慢,行万里路,最后回归内心深处的古典天秤女一枚。文字有温度,有态度,与你一同见证心灵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