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十二月,事情愈发多了起来。
周六主持家庭教育沙龙
“扬于公堂,责于私室”,道理谁都懂,许多家长做起来,却往往没有亲身践行。
昨天的家庭教育沙龙现场,有一位父亲带着他四年级的女儿一起来参加,小女孩儿有一头乌黑的秀发,披在肩头,显然没有梳理整齐,有些调皮的碎发乱乱地覆在额头,孩子时不时地用小手去抚弄。而且我发现孩子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把腿搭在椅背上,很不雅观。
这位父亲在说起孩子来的时候,很着急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回到家里做作业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做完,家长检查后再改错也需要一个小时,怎么样才能让她保证作业质量,然后再多学一些对她有益的知识呢?
我听出来了,这位家长非常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他的注意力完全聚焦在孩子对于知识的获取上。可是当我看到小女孩儿随意地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回答他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在生活当中各方面习惯没有养成的孩子,她能够专心致志的努力学习成绩突出。学习,并不是孩子单纯要做的唯一事情,各方面的成长家长都要重视。
尤其我认为不妥的是,父亲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在这么一个公众的开放的场合中,谈论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当时我就看到小女孩撅着嘴,不高兴的样子了。遗憾的是会后没有来得及和这位父亲进行交流。我实际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的,希望下一次他还能来,我想继续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和他进行深入的探讨。
周日参加“夕阳无限别样红——瓮宝禄老师原创作品朗诵会”
瓮老师已过古稀之年,一笑露出唯一的一颗牙齿,他笑称自己是“无耻(齿)之徒”、“少心没肺”,因为,他还是一个肺癌患者,去年在北京做了手术。可是每次见到瓮老师的时候,他都神采奕奕,对周围的年轻人关怀备至。不管去哪里讲座也好,参加活动也好,坚持公交出行,从不给别人添麻烦。
和瓮老师吃饭,他会抢着结账;阅读会组织活动,他制作背景图,对配乐把关,安排活动流程,强调时间地点……事无巨细;他热爱生活,笔耕不辍,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忘了年龄。他常说,莫向光阴惰寸功。是一位非常令人敬重的老人家。
年轻的时候,瓮老师参军,在部队上工作了许多年,转业到地方后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把自己活成了“太阳”的瓮老师,身边自然吸引着一群热情活泼、力争上游、多才多艺的俊男靓女。
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声音对瓮老师文本进行了倾情演绎。声情并茂的配音、歌唱、吟诵,加上旗袍、汉服等演出服饰的美轮美奂,整台演出优质精良。对节目的重视出于对作者的尊重,明天是瓮老七十五周岁的生日,祝愿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做每一件不同的事,会感受到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收获不同的感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灵魂,便可以看到自己,在众说纷纭的影响下穿透种种的虚荣、投射、幻想与憧憬,充分地活出自我,虽然很难,这需要太多的诚实以对和勇敢的逆风向前。要像瓮老师这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一样过有色彩的日子,做有挑战的事。